文档介绍:中国通俗音乐教案静宁二中王倩一、导入师:同学们,音乐是友谊的桥梁,歌声是情感的纽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我们的快乐离不开歌声。我知道现在同学们都喜欢听歌,大家平时都听些什么歌呢?生:举例。一起唱几句。师:老师这有三小段音乐,大家听听是哪三首歌。(播放音乐《神话》《龙船调》《我爱你中国》)(课件)学生对《神话》最熟悉,其他两首歌不太能说出歌名。师:你们最喜哪种歌曲呢?为什么?生:通俗,因为好听,好唱。师:爱听民歌和艺术歌曲吗?生:不爱听!!师:看来同学们大多都喜爱通俗音乐,我们先不作评价,同学们说得很好,都发表了自己的想法。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通俗音乐发展的简要历程。及其每个发展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通俗音乐作品。2、通过聆听《天堂》、《彩云追月》、《献给爱丽斯》,体验其情感和韵味。初步了解通俗音乐和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的关系,纠正学生偏颇的音乐信仰,总结通俗音乐的特点。3、培养学生同歌异唱的创新能力。三、教学过程与方法(一)、简介中国通俗音乐发展史师:课前老师布置你们预习课本P108—P116的内容,搜集中国通俗音乐发展过程的有关资料,现在我想检查一下你们预习的情况。生回答:(新中国成立后前,新中国成立后通俗音乐。)师:看来你们对通俗音乐的发展是有所了解的,课前准备的很充分,那么下面这些歌曲你能找到它对应的年代吗?(课件)《夜曲》三十年代《乡恋》二十一世纪《九九艳阳天》七十年代末《常回家看看》五十年代《天涯歌女》九十年代生听一首回答一首,师做讲解:《夜曲》是什么形式的?RAP。《九九艳阳天》的历史背景。《天涯歌女》的风格。师:刚才我们听到的《天涯歌女》具有江苏民歌的风格。那我们再来听一首歌曲,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具有哪个民族音乐的风格。(二)、欣赏歌曲(1)欣赏《天堂》(mtv)1、思考题:(课件)《天堂》具有哪个民族的风格?生:蒙古。师:这首歌让你想到了什么?生:草原,羊群,马头琴,湖水。师: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跑着雪白的羊群。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多么美的草原啊!就象人间的?生:天堂!2、(课件)出示腾格尔的简介。3、出示《天堂》歌谱。师:我们一起来唱唱这优美的旋律,先不唱装饰音。生共同唱歌谱的前两行。师:你发现天堂的旋律有什么特点?生:宽广师:节奏呢?生:舒缓。师:是的,旋律舒展悠扬,节奏舒缓,在加上装饰音,我们来试一试。生共同唱有装饰音的歌谱师:你们觉得哪样更好听?生:有装饰音的。师:装饰音可以使单调的长音变得活泼,而且在这首具有蒙古民歌风格的歌曲中,在这宽广的旋律中装饰音也仿佛是蓝天中飘着的几朵白云,又犹如是青青草原上斑斑如银的羊儿。再加上腾格尔饱含深情的演唱,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大草原的美啊!4、师:我们在上册课本的第三单元中国少数民族中欣赏过这首歌曲《辽阔的草原》(课件),这是一首非常典型的蒙古族长调民歌,你们看歌谱和《天堂》的歌谱有什么相似之处吗?生:都是4/4拍的,结束音都是6,都有许多相同的装饰音。师:你们听(师唱歌谱),它和天堂的旋律有什么相似之处吗?生:音高有相似之处。旋律也很宽广。师: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天堂》就是根据长调民歌《辽阔的草原》的素材来写的一首具有蒙古族长调民歌风格的通俗歌曲。师:其实我国的通俗音乐是与我国源远流长、蕴涵丰富、风格独特的民族传统音乐有着血肉联系的。我们再听老师演唱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