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居民安全用电指南(发稿时间:2006-06-22  阅读次数:1935)电线的截面积和安全电流、,,?电是一种能量。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其他能量,比如水能、机械能、原子能等转换来的。什么是电流?水在水管里流动叫水流,电在电线里流动叫电流。电荷在电路中沿着一定的方向移动,电路中就有了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速度每秒30万公里。什么是电压?电压也叫电位差,它和水位差的意思是一样的。水面的高低差叫水位差或水压,水位差越大,水流越急,流得越远,越快。电位的高低差叫电位差或电压。电压越高,电流传送就越远。安全电流值:交流50赫兹≤10毫安                     直流≤50毫安安全电压:42伏、36伏、24伏、12伏、6伏。什么是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酸、碱、盐酸水溶液等都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不容易传电的物体,都叫做绝缘体。塑料、橡胶、陶瓷、胶木、干燥的空气和木头、干燥的棉布等都不传电,都是绝缘体。触电是怎么回事?触电时间越长,后果越严重;电压越高越危险;电流越大,对人的伤害越大。触电严重,会刺激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可以使人的呼吸受到抑制或者血液循环中断,人就死了。要知道人体也是导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有电流通过人体,电流对人体的危险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通过人体的电流为8-10毫安时,只要很短时间,就会使人窒息,心跳停止,即发生触电事故。电流越大。您知道1安培=1000毫安,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伏,动力电路的电压是380伏,都超出了安全电压,一旦发生触电就有生命危险。“电”果真是个老虎,千万要小心哦!人的身体为什么会触电?如果人站在地上,身体碰到带电的东西,人的身体能传电,地也能传电,电流就通过人的身体传到地上,人就触电了。分支回路每户的分支回路是指从户配电箱引出的若干供电给用电设备或插座的末端线路。例如照明回路、一般插座回路、专供空调、电采暖等大功率用电设备的大电流插座回路等。建议:分支回路不少于7回。照明回路可选择两回或更多、一般电源插座回路三至四回、厨房和卫生间各走一回、空调回路两到三回。这样既方便,又增加了安全性。插座室内固定插座应不少于18组。由于过去住宅内的插座数量偏少,为此居民不得不乱拉电线、加接插座板,而插座板则多为不符合标准的产品,有近4成产品不合格。其接触压力和接触面积均不足,负荷电流稍大插座板即因接触不良而产生异常高温。因此,乱拉电线,在住宅内常引起人身电击和电气火灾事故。发达国家为避免乱拉、乱接电线,对户内插座数量作出严格的规定。用电量用电量是指用电负荷所消耗的电能的数量,采用千瓦时(俗称度)为单位,它等于用电负荷的功率与工作时间的乘积。,用它烧开4升水需要4分钟,×4÷60=,,。,。电线结构电线结构由绝缘体和铜芯组成。住宅电气线路一般采用只有一层塑料绝缘的铜芯电线,它通常穿于塑料管或钢管之中暗敷在墙里,为的是避免受机械损伤。电线截面与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