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父母代蛋种鸡各阶段饲养管理重点一、育雏期饲养管理目标:鸡群健康,鸡只体重周周达标,均匀度在85%以上,骨骼发育良好。)雏鸡到舍后要及早饮水,有利于雏鸡体内卵黄营养物质的吸收和维持体内的代谢平衡。b)初饮时选择温开水,前1天在水中添加葡萄糖、水溶性多维、,、湿度管理保持温度、湿度的适宜、均匀,舍内各处温度相差不超过2摄氏度。特别提示:温度不可忽高忽低,否则极易感染马立克和传支等疾病,做到“看鸡施温”。脱温时要求平稳过渡,制定目标温度和脱温计划。:育雏前期以保温为主、通风为辅;:育雏期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直接影响雏鸡采食量和体重增长。第一周光照时间控制在22-24小时,光照强度控制在30勒克斯以上;两周龄以后每周减少2小时,直到9-13小时,光照强度逐渐过渡到5-10勒克斯。注:10勒克斯相当于25瓦普通灯泡挂在距离地面2米位置,照到地面的亮度。、断喙人员要固定二、育成期管理目标:鸡群体型发育良好,体成熟和性成熟同步,适时开产。,体型是骨架与体重的综合表现,良好的骨架是维持产蛋期间高产性能及优良蛋壳的必要条件。均匀度反映育成鸡的质量,如果性成熟时,鸡群达到标准体重且均匀度良好,则鸡开产整齐,产蛋高峰高,产蛋高峰期长。1)、适宜,饲养密度适宜,不拥挤。,增加饲料中粗蛋白质、,但最晚不超过9周龄。2)、正常的生长发育。,密度适宜,。根据体重大小将鸡群分为三组:超重组、标准组、低标组,对低标组的鸡群增加营养,对超标组的鸡群降低饲料质量。-10周龄将育雏期饲料更换成育成期饲料,16-17周龄将育成期饲料更换成预产期饲料,以利于骨骼中钙的储备。换料应有1周的过渡时间。例如:第1、2天:2/3的育雏颗粒料+1/3的育雏粉状料;第3、4天:1/2育雏颗粒料+1/2育雏粉状料;第5、6天:1/3育雏颗粒料+2/3育雏粉状料;第7天全部使用育雏粉状料。:1、育成期要实施恒定的光照程序,不能延长。2、延长光照刺激进入产蛋期后,光照时间不能缩短。:在凉爽时段转群,如早晨;冬季:在气温较高时段转群,如中午;转入鸡舍提前1-2天预温。转群前后避免免疫、换料等工作,防止对鸡群造成多重应激。三、产蛋期管理目标:产蛋前期高峰上的快,高峰期维持时间长,产蛋后期下降缓慢,整个产蛋期,死淘率低。(19-22周龄)管理目标:体成熟与性成熟一致,储备体能,适时开产。管理措施:1)换料管理产蛋率达5%(大约19周龄)时,更换高峰期饲料2)体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