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全揭密.doc

格式:doc   大小:451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全揭密.doc

上传人:dongmengguoji 2019/11/14 文件大小:4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全揭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全揭密诸葛亮在七擒孟获的过程中,大部分将士水土不服,中了山岚瘴气。后经一小村寨,见村民面黄饥瘦,诸葛亮顿起恻隐之心,发放军粮施救。村民们十分感谢,一土著白发老人得知许多蜀兵患了“热毒病”时,便叫来自己的一对孪生孙女儿:“金花、银花,你们去采几筐仙药来为蜀军解难。”然而三天后,姐妹仍未归来。人们多方寻找,在一处山崖,只见两只药筐中已采满了草药,筐边有野狼的足迹和被撕碎的衣服鞋子……蜀军将士吃了草药得救了,而金花、银花却为此献出了生命,为了纪念她们,人们就把这种草药开的花叫作“金银花”。金花间银蕊草药抵万金金银花,又名银花、金花、忍冬花、金藤花等。每当夏秋季来临,我国南北诸省的山区、丘陵,都有这种蔓藤爬攀植物,开黄白两色的鲜花,清香扑鼻,这就是“金银花”。花开时初为纯白,继而变黄,十分好看。[采收]初夏采青白色未开的花蕾,采集该花颇有讲究,须在晴天清晨露水刚干时摘取,并及时晾晒或阴干,这样药效才佳。摊席角、柱上晾晒或阴干、烘干,忌烈日下曝晒,并注意翻动,否则容易变黑,收贮于干燥通风处。[炮制]金银花炮制不同功效各异。金银花饮片大致可分为生药、炒药、炭药3种。这3种制品的性味和功效有差别,在应用上也各有擅长。生药是把鲜品金银花经过日晒、阴干或烘烤等方法而获得的干品,也指鲜品金银花。生药味甘微苦,性寒,善清解上焦和肌表之毒邪。主要用于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者,代表方如“银翘散”。还可用于痈疽疔毒,金银花自古有“疡科之圣药”之称。常与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合用,能增强解毒消肿作用。对于痈疽疖毒,红肿疼痛,无论溃脓还是未溃脓者,使用金银花(用量宜重)均能起到极佳效果。代表方有“五味消毒饮”等。炒药炒药是把金银花置锅内,用文火将花炒至深黄色为度。炒药味甘微苦,性寒偏平,其清热解毒之功善走中焦和气分,多用于温病中期。常与黄芩、石膏、芦根、竹茹、栀子等同用,具有清解内毒、透邪外出、和胃止呕作用。炭药是用武火清炒(但火力不宜过大),将银花炒至焦黄或焦黑,贮存备用。炭药味甘微苦涩,性微寒,重在清解下焦及血分之热毒。主要用于痢疾。如赤痢,因湿热内蕴、胃不消导等所致肠络损伤而出现的腹痛、下痢脓血、肛门灼热、里急后重、舌苔黄腻等证。[成分]含挥发油(棕榈酸、香树烯、香叶醇、α-松油醇、芳樟醇)、有机酸类、(氯原酸、异氯原酸、棕榈酸和肉豆蔻酸)、黄酮类(木樨草素)、肌醇、三萜皂苷、等。还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宏量元素[功用]清热解毒。用于热病发热、头痛、口渴、咳喘、咽喉肿痛;疔疮痈疽肿毒,泻痢便血等症。[性味、归经]甘寒,入肺、胃、心、脾、大肠经。[处方名]金银花、银花 银花炭 双花 二宝花 忍冬花[用法、用量] 煎服6-15克。[保贮]晒干放石灰缸内或木箱内置30℃以下干燥处,本品易霉蛀,夏秋季要勤查、勤晒。[药理研究]近年,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被大量揭示,使这一传统中药对现代医学的贡献越来越大。一、化学成分金银花最重要的药理成分是挥发油,近年国内外学者通过气质联用已分离出芳樟醇、双花醇、棕榈酸,二氢香苇醇,碳酸甲酯,烯酸乙酯等数十种挥发油。其中鲜花以芳樟醇为主,含量高达14%以上,其余为低沸点的不饱和萜烯类;干花则以棕榈酸为主,占26%以上,%,系被干燥加工过程所损失。本品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如木犀草素、忍冬甙、葡萄糖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