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XX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方案模板 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细则.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XX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方案模板 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细则.doc

上传人:1294838662 2019/11/16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XX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方案模板 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细则.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XX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方案模板_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细则,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工作机制和制度体系,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努力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为加快建设美丽XX提供有力支撑。(二),全民参与。强化属地管理,落实各县区政府、管理区(开发区)主体责任,加强政策宣传引导,明确规范标准。发挥公共机构和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和激励居民逐步养成主动分类的习惯,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循序渐进。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先行试点,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模式、运行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强制为辅。对城乡居民个人以鼓励为主,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对城区范围内责任主体明确的公共机构、机关单位,强制要求垃圾分类。,协同推进。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和民营企业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来,注重互联网新技术和资源回收相结合,促进提升分类覆盖范围和处理水平。统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等各个环节的关系,加强时间、空间和流程上的衔接,形成一套协同高效的运转系统。(三)实施范围市中心城区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商城县、新县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选择具备条件的区域开展试点,其他县区可以参照执行。(四)主要目标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政策制度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理设施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全面实行垃圾分类,中心城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5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0%以上。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不低于80%,初步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启动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其他县区启动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二、主要任务(一)。改进产品包装,限制过度包装,促进生产系统内部物料的循环利用,推行净菜和洁净农副产品进城,在生产、流通环节中减少垃圾产生。。倡导低碳生活、适度消费、光盘行动,减少餐厨垃圾产生量。推动绿色采购、绿色办公,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物品,限制使用一次性用品。。加大限塑令执行力度,加强对商场、超市、农副产品市场、零售业等重点场所和行业的监督检查,推广使用菜篮子、布袋子,逐步控制、减少塑料袋的销售和使用。(二)。根据当前生活垃圾构成,结合我市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实际情况,实行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其它垃圾四种分类。有害垃圾,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废荧光灯管(日光灯管、节能灯等),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易腐垃圾,指单位和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易腐性垃圾,主要包括:相关单位食堂、宾馆、饭店等产生的餐厨垃圾,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产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肉碎骨、蛋壳、畜禽产品内脏等。可回收物,指可循环利用和资源化利用的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包装物,废旧纺织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玻璃,废纸塑铝复合包装等。其它垃圾,上述三类垃圾以外的其它生活垃圾。可以在不同功能的生活区域,如居住区、办公区、公共活动区,根据生活垃圾产生的实际情况和投放需求,进一步细分、精分垃圾类别。。按照生活垃圾类别,统一规定垃圾收集容器和垃圾袋的样式、规格、标志、选型等,依据本区域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垃圾桶箱的体量、数量和位置,并组织采购配置。选取美观、易懂、清晰的垃圾分类引导指示牌,与垃圾桶箱同时设置。。实行管理责任区制度,管理责任人负责责任片区内的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确定责任人遵照以下规定:(1)党政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的办公和生产场所,实行物业管理的,物业服务企业为责任人;单位自管的,本单位为责任人。(2)住宅区,实行物业管理的,物业服务企业为责任人;业主自行管理物业的,业主为责任人;未实行物业管理的,由所在地街道办事处确定责任人。(3)道路、广场、公园、公共绿地、风景名胜区、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管理单位或者其委托的清扫保洁单位为责任人。(4)机场、客运站、轨道交通以及旅游、文化、体育、娱乐、商业等公共场所,经营单位为责任人。(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施工单位为责任人。(6)举行大型户外活动的,组织单位为责任人。(三)实施分类收运禁止将已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