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论杜甫和韩愈诗歌的“警策”.doc

格式:doc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杜甫和韩愈诗歌的“警策”.doc

上传人:w3332654 2016/1/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杜甫和韩愈诗歌的“警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杜甫和韩愈诗歌的“警策”研究生姓名:张在杰导师姓名:张明非专业: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向:隋唐五代文学年级:2005摘要:警策”是中国古代诗学文献中的常见词语,本义是指以鞭策马,晋陆机《文赋》将其移植到诗文评论上来,钟嵘《诗品》则把它专用于诗歌批评领域。对“警策”涵义的理解是一个比较杂乱的过程,除由本义引申为督教而使之儆戒振奋,用来评论人物外,“警策”在诗文中的涵义更为广泛。许多学者和专家对此作了辨析:张福勋先生认为“警句”不是“警策”;钱钟书先生区分了“警句”与“警策”,认为“警策”须章句相得,强调了“警策”的整体性;吴传飞先生则认为“警策”不是一种修辞格;陈存广先生提炼了“警策”的三个特征,等等。经过梳理,“警策”的涵义大致可分为三层:第一,“警策”即“警句”;第二,“警策”指全篇;第三,“警策”是修辞格。同时,“警策”作为语言艺术标准,具有三方面特征:一是语言精炼、简洁,语约意丰;二是蕴含哲理;三是要有惊人的效果。因古代诗歌中“警策”多表现为“警句”,古代诗歌句法理论又常常提到“诗眼”,故“警句”与“诗眼”有着密切的关系,也表现为三个方面:诗眼有助于警句的产生;有诗眼未必是警句;警句未必有诗眼。杜甫和韩愈的诗歌继往开来。杜甫追求“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韩愈追求“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两人的这种追求对其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警句屡出,语最警策,并受到后世的肯定;韩愈诗歌是在继承杜甫基础上的更进一步的开拓,两人在诗歌史上占有重要而突出的地位。探讨两人诗歌的“警策”具有特殊的意义。杜甫诗歌的“警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锤炼诗眼形成警句;其次,讲求句法成就警句;再者,不可拆摘通篇警策。就锤炼诗眼而言,杜甫重视平字见奇,能够使平时常见、常用的字饱含力量和情感,做到稳健生动,力透纸背;运用叠字而做到巧妙自然,意趣横生,具有画龙点睛、意在言外的效果,呈现出令人震撼的美感愉悦;杜甫还屡用某字,根据表达感情的需要恰当地提炼,具有咫尺千里的效果,充满“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力量。就讲求句法而言,杜甫善用典故,通过用事而隐、点化求妙的方法达到诗句警策;还灵活运用问句、倒句,造成诗句的峻洁雄健,耐人寻味;因为杜甫的许多诗句警策凝炼,后来化为成语而脍炙人口。杜甫不只是追求诗句的惊人,更注重诗歌意境的浑融,富含哲理,因此许多短章不可拆摘,通篇都显得警策。韩愈诗歌的“警策”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注重字法形成警句;讲求句法成就警句。就字法而言,与杜甫相比,韩愈更重视“奇”,有意识地避免熟字而采用僻字,使用“硬语”而自铸伟辞,使其诗歌呈现出警策的特点,透出刚健的骨力,有一种奇峭的力度;韩愈还运用语助虚字,横空盘硬,使诗句成为警句;将词语的原来顺序故意颠倒,以求取得某种效果,韩愈也总能出之。就句法而言,韩愈也运用典故,但更注重翻古为新、化朽为奇,对典故或者前人诗句进行反用或提炼加工,形成自己的语言,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重视首句和结句作势,使诗句雄浑拙重,矫健有力,绝去依傍,具有高亢之气;善发议论,妥帖兀傲,呈现出一种气势美。总体而言,同为“警策”,杜诗更重“力”,韩诗更重“奇”。杜甫用字力透纸背,句式语峻体健;韩愈却善用奇字、追求奇险。这种不同,正是韩愈在杜甫基础上所进行的开拓,是韩愈自呈特色、影响后世之所在。论者在品评杜诗时往往附带提到韩诗;在议论韩诗时往往又提到杜诗,这是宋以后诗学批评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宋诗“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追求语言的“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正是受杜韩的影响,也正是杜、韩诗歌“警策”这种艺术特征在形式表现上的更进一步的发展,是语言艺术的更深入的探求。关键词:杜甫诗;韩愈诗;警策;警句IOntheAlertofPoemsofDuFuandHanYuName:ZhangZaijieTutor’sName:ZhangMingfeiSubject:TheancientChineseliteraturesThedirectionsofresearch:LiteraturesofSui,TangandFivedynastiesYear:2005Abstract:TheAlert(Jingce),mentsinhisProse-poemonLiterature(WenFu),andZhongRongtransferredittothepoetrycriticismfieldinhisClassificationsofPoems(ShiPin).plic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