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休克的处理技术.ppt

格式:ppt   大小:117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休克的处理技术.ppt

上传人:q1188830 2019/11/16 文件大小:1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休克的处理技术.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休克休克是一种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微循环障碍、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和细胞缺氧,导致器官损害的综合征。休克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神经、循环、代谢等发生严重障碍时在临床上表现的症候群。。休克可分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等。在外科临床常见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损伤性休克和失血性休克均属低血容量性休克,均可引起血容量锐减。(1)损伤性休克:常见于严重损伤的犬、猫,如骨折、胸壁透创、挫伤、挤压伤及大面积烧伤的早期。造成休克的主要原因为剧烈的疼痛刺激、血浆渗出及全血丧失、坏死组织分解产物的释放和吸收。(2)失血性休克:多见严重创伤引起大血管破裂,物体撞击或坠落使内脏(肝、脾、肾)损伤引起的大出血或手术不慎造成的大血管出血等。因大出血,血容量锐减而引起休克。严重呕吐、腹泻和大出汗等引起严重脱水,使有效血容量减少,也可引起休克。(3)感染性休克:常因败血症、大面积烧伤、皮肤感染创、子宫积脓及化脓性腹膜炎等引起严重感染,产生大量细菌毒素所致。(4)神经源性休克: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或损伤,如麻醉药使用过量或脑、脊髓外伤等易引起神经源性休克。虽然休克病因和最初病理机制不同,但生理性结局都趋于一致,即相对血容量减少,外周血管代偿性收缩,代谢性酸中毒和肺功能衰竭。休克开始是处在可逆期或代偿期。此时,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血管收缩以调整循环血容量。若病情再度恶化,代偿机能难以维持足够血容量,生命器官血灌流量减少,心输出量进一步下降,血液停滞于外周毛细血管网,出现休克的不可逆性,进而更加减少生命器官的血灌流量。,休克可分休克代偿期和休克抑制期。(1)休克代偿期,又称休克初期。动物表现兴奋不安,心率加快,心音减弱,呼吸次数增加,黏膜苍白等。此期时间较短。(2)休克抑制期,又称休克期。此期精神沉郁,四肢发凉,肌肉无力,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血压下降,心动过速,脉搏细速,呼吸困难,尿量减少或无尿,黏膜发绀,口渴,呕吐,饮食欲废绝,反应迟钝,瞳孔散大,甚或出现昏迷,如不及时抢救易发生死亡。在感染性休克前或代偿期,动物出现体温升高、寒战等症状。,注意结膜和舌的颜色变化,诊断并不困难。要做出早期诊断,应配合应用血压、中心静脉压、心率和毛细血管充盈度等检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