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宣城人文地理特征调查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121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宣城人文地理特征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在水一方 2019/11/16 文件大小:1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宣城人文地理特征调查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宣城人文地理特征调查报告宣城人文地理特征调查报告07级地理(2)班梅欢170207120我来自美丽的皖南城市,宣城。这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宣州地图)下面,请读者跟随我的介绍,走进我那美丽的梦幻般的故乡——宣城市宣州区。首先,对着安徽地图,遥望它的东南角,您看到的是一座安静而又躁动的地方。宣州,地处皖东南,毗邻苏浙沪,是长三角经济由沿海向内地梯度转移的过渡带。全区辖2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总面积2533平方公里,总人口万。宣州自秦初正式置县,始名“爰陵”,汉初改称“宛陵”,隋代易名“宣城”,自古以来均为历代郡、州、府、行署和市驻地。1987年,国务院批准撤消宣城县,设立宣州市;2000年,撤市设区,更名为宣州区。宣州是国家级生态示范试点区、全国农产品标准化综合示范区。境内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30多种,森林面积百万余亩,耕地面积83万亩,水面54万亩,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水东蜜枣、敬亭绿雪茶、宣木瓜、南湖银鱼、水阳河蟹青虾、向阳三黄鸡、华阳香菇久负盛名,“古雪剑芽”高山绿茶、青草湖黄酒等20个优质农产品获得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是华东最大的河蟹、三黄鸡繁育基地,全国四大反季节香菇基地之一。宣州自然人文景观众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世界上最大的扬子鳄繁殖研究基地和观赏中心“中国鳄鱼湖”;有著名的“江南诗山”敬亭山,奇峰秀美的高峰山和云雾缭绕的柏枧山,烟波浩淼的南漪湖和玉带缠绕的水阳江等山水风光;有史前文化遗迹“陈山旧石器遣址”、古宣纸的发源地之一“周王胡家涝古宣纸遗址”,卫东小河口的唐宋古窑址群等科考旅游资源;有江南名刹溪口龙泉寺、京山堂、华东第二的水东圣母堂及狸桥云山寺等宗教文化景观;有龙泉洞、白云洞、神仙洞等岩溶景观;有谢眺楼、三国时期的龙溪塔、唐代景德寺塔、宋代广教寺双塔、明代龙首塔等楼台塔坊景观;有水东老街、洪林贡村、小胡村等宋元明清古村落景观。谢眺、李白、白居易、梅尧臣、梅文鼎、石涛、恽代英、肖楚女、陈毅、粟裕、张鼎丞等均在宣州生活和工作过,并留下了珍贵的生活场景及文化遗存,唐代大诗人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为诗山增辉添色,更成为宣州扬名天下的千古绝唱。宣州是皖南交通枢纽。皖赣、宣杭铁路交汇于此,318国道、合芜杭高速穿境而过,水路直通长江,航空港北有芜湖、合肥、南京,南有黄山、东有上海、杭州。通信、供电、供水便利,科教文卫等设施一应俱全。改革开放以来,宣州已形成以机械、轻纺、医药化工、建材为主的工业体系,以特种水产养殖、家禽繁育、林特产品开发为特色的块状农业经济,以九洲、宣州、建材三大亿元市场为龙头的市场体系,商业网点遍布城乡,市场繁荣有序,是华东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宣州,它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条件对宣州区经济的发展极为有利。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度,年平均降雨毫米。气候湿润温和,无霜期长达8个月。宣州区的土地总面积公倾,其中耕地公颂。属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的结合地带,以丘陵为主,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为亚热带型气候,宜农、宜商。区内主要河流10条、湖泊2个、水库59座、山区塘坝17300个。自然水域总面积3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