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工程伦理角度案例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工程伦理角度案例分析.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9/11/17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工程伦理角度案例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白年老宅地震屮屹立不倒的工程伦理分析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0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震源深度13公里。地震导致全市各县(区)多处房屋严重受损。,倒塌12851间,震屮芦山县龙门乡99%以上受损垮塌。令人感到惊奇的是震中龙门乡一座百年老宅巍然屹立。一个坚固且乂抗震能力强的住宅,在遭遇地震灾害时,对住户来说,无疑是最安全的生命保障。遗憾的是,,在宝兴县许多汶川地震后刚刚建设、当初被誉为“抗8级地震、9度设防”的安置房,却没有逃过这场劫难。可想而知,在科技非常落后的清同治年间,无论是建造技术还是各种建筑材料都非现代可比。一座当时很常见的普通民宅,不可能经过高端特殊设计,也不可能是具有“国家资质”的施工单位建造,更不可能按什么“国家标准”。它只不过是民间临时凑起能工巧匠的杰作,历经百年风雨后,依然让很多现代建筑自愧不如。而且,稍微留心述不难发现,在很多地震频发地区,能够经受住地震并保存完好的建筑,往往都有老宅、庙宇、祠堂等古建筑的身影。当然,现代建筑中,也有不少经受住了地震的考验,由华中科技大学校友巴曙松在雅安市石棉县捐建的希累小学在这次地震中就屹立不倒,并在当地赢得了“房坚强”的美名。其实,房屋能否经受住地震的折磨,给居住者形成安全屏障,并非取决于建筑材料,技术及各种资质、标准等等更不是第一耍素,关键取决于建造者的用心。从工程伦理学这方面來说,在民间的传统中,向來信奉和尊崇“人命关天”,也正是以“人命关天”的“标准”来建造房屋,尤其是坐落在山里甚至是悬崖上的庙宇道观,因为是善男信女及香客聚集的场所,再加上人们的某种信仰,人们是怀揣感激、敬畏等心态來完成一项工程,而不是单纯的一个工作,人们会在建筑的过程中想到后果和连带的责任,而不只是单纯的雇佣关系来建造房屋。这些建筑虽地处险境历尽风霜雪雨,却常常屹立百年其至千年不倒。曲此口J见,尽管建筑材料科技含量再高,施工技术或手段再发达,如果在设计、施工甚至质量监管过程屮只注重利益,让利益收益最大化,缺乏对生命的足够敬重,严重缺乏责任心,那么在好看再壮观的建筑也经不起地震的折濟,不能给居住着带来安全的保障。这百年老宅,让我想到了芦山地震后,宝兴县几乎所有房屋受损的惨状,而且还包括汶川地震后据说能抗8级地震,并且才建成没几年的重建房。也让我想到了让鞭炮炸毁的大桥,让南水冲垮的公路等等。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