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5
文档名称:

第五章 审计风险评估与应对.ppt

格式:ppt   大小:829KB   页数:5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五章 审计风险评估与应对.ppt

上传人:q1188830 2019/11/17 文件大小:8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五章 审计风险评估与应对.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审计风险评估与应对2011*审计目标*审计风险的含义、特征和种类(一)审计风险的含义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审计人员发表不恰当意见的可能性。不符合包括两种:(1)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公允反映而审计人员发表的意见却认为其未公允反映。(2)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未公允反映而审计人员认为已公允反映。一般仅将审计风险局限于后者。*审计目标*审计风险的含义、特征和种类(二)审计风险的特征1、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2、审计风险具有利害双重性3、审计风险具有可控制性*审计目标*审计风险的含义、特征和种类(三)审计风险的种类1、按构成要素分类,包括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2、按造成的后果分类,包括误拒风险和误受风险。3、按作用不同分为期望审计风险和实际审计风险。4、按是否可以由审计人员控制分类,分为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审计目标*审计风险模型(一)审计风险模型及其构成的要素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1、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包括认定层次和财务报表整体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与被审计单位有关。审计人员不能控制重大错报风险的高低水平,仅可以根据相关的因素,运用有关的程序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评估。*审计目标*审计风险模型2、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审计目标*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的两个要素相互联系,体现在:发生的顺序是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审计风险是各个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审计人员只能评估而不能控制重大错报风险,但可以通过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而控制检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与检查风险成反向关系。计划检查风险=期望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审计目标*审计风险模型(二)运用审计风险模型需注意的问题审计人员很难对各审计风险要素予以量化,因而可采用非量化或定性的形式。不论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如何,审计人员均应对各重要账户或交易进行实质性测试。*审计目标*审计证据、审计风险、重要性水平的关系审计风险与重要性之间的关系:反向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反向*审计目标*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程序(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整个过程中识别风险,并考虑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2)将识别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3)考虑识别的风险是否重大。(4)考虑识别的风险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