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谈北京的粪夫与粪阀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北京自元朝建都于此将近七百年,而与家家人人有关的粪便问题截至解放为止始终没得到根本解决。过去若干年中,粪夫掏取住户的粪便卖钱,对住户来讲,只要你把粪便掏走解决积存问题,不需要固定何人,但在粪夫同业之间彼此相遇不免因利益争吵。由于他们争吵也就影响了住户的安宁。直至清康熙年间,粪夫互相间定出办法,就是根据某人常掏某处划出了疆界,分出了地段:这股道归张三,那股道归李四,此即所谓“粪道”的由来。当然得到粪道都是强横者,其老实软弱者又给他们当伙计挣工资,已形成劳资关系。虽然有了粪道,而互相窃取及无道者强取仍是存在问题。至于粪夫与市民之间,更时有不断争吵。究其原因,粪夫对于住户以为是每日段给群众解决生活上一大问题,有功于人但并未被人重视,而住户的想法是你掏粪便卖钱有利可图,或是被人雇用挣有工资,并无让人感谢之理。更因旧社会对于劳动人民是加以把鄙视的,所以彼此虽每日接触但毫无好感。有的开明住户到年、节给以“节钱”,夏天又给“伏钱”表示酬劳,但多数住户并不给这些小费,粪夫有时即以消极怠工来对付住户,几天不来掏取则沟满壕臭气四溢,由此积怨日深,即彼此恶语相加,甚至互相打骂,更不明真相地把“粪阀”二字加到这般人头上。说到粪阀,并不是身背粪桶的粪夫,而是拥有城外粪厂、城里粪道的粪商。他们半是世代相承,已成了资本家、地主,如解放后受到人民政府严肃处理的于德顺就是标准的一个,他在阜城门里一带房产甚多,京西有稻田,南苑有旱地,他这些房产地业是从剥削贫苦粪夫而来。还有一个刘春江也是于德顺一流人物,在南城的财产很多,全是剥削粪夫而来。下面我就分别说说这个行道的一些内幕。粪夫组织北京对于到各住户收集粪便者称曰“粪夫”,俗说“打扫茅厕的”(过去掏完粪,照例把厕所打扫干净)、“掏大粪的”,另外还有一种俗称:“屎猴”。在粪道出现以后,虽然算有了一定秩序,但还是有粪道的互相越界掏取,或是无粪道的人随意偷取的。况,各种粪道权是一种“假认定”,但如果个人年老、死亡无人继起也可以把粪道出让,也有的不愿舍去粪道,那就雇人掏取。自明至清北京的粪夫十之八九皆为山东平阴、德平、齐河、荏平四个县的人,原因是过去山东地少、民贫,一般人全靠土地不能存活。粪道既经划分,并且粪道也各个有主。粪夫有的自己有粪道的,但大多数是给粪道主人当伙计。前边说的越界掏取,或无道人空取始终有,而打架斗殴、涉讼纠缠就不断有,粪夫感觉头痛,官厅也感觉棘手。并且由于他们的纠纷也影响了居民的掏粪问题。至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经粪业中人在前门外大市精忠庙创立“肥业公会”,推举会长、干事等。但范围甚小,仅包括正阳(前门)、宣武、崇文三个门(俗称前三门)外地方,其他地区并未参加,也未另外组织。成立之后,即有了团体组织,同业受到了拘束。其他地区也受到影响减少了争端。民国十七年(1928年),所谓南北统一,国民党党部主持成立各业工会,遂将肥业会改为“北平特别市粪夫工会”,会内设监事、理事各若干人,常务理事三人执行会务。会外设六个支部,第一支部辖西直、阜城两门,部设阜城门外西营房。第二支部辖德胜、安定两门,部设德胜门外宏慈寺。第三支部辖朝阳、东直两门,部设朝阳门外北营房。第四支部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