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乙烯水合制乙醇.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乙烯水合制乙醇.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1/17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乙烯水合制乙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三、乙烯水合制乙醇乙醇早期由含淀粉类物质(大米、玉米、高粱、薯类)发酵得到。生产1t酒精,约需消耗3~4t粮食。自1930年在美国最先实现由乙烯间接水合法(又称硫酸水合法)制乙醇的工业生产以来,又开发成功乙烯直接水合法制乙醇工艺。现在,世界上主要采用直接水合法生产乙醇。(1)硫酸水合法生产工艺分二步进行,第一步是乙烯与硫酸反应生成烷基硫酸酯:CH2=CH2+H2SO4CH3CH2SO4HCH3CH2SO4H+CH2=CH2(CH3CH2)2SO4反应的工艺条件为:硫酸浓度94%~98%,反应温度60~90℃,~。第二步是烷基硫酸酯水解生成乙醇:CH3CH2SO4H+H2OCH3CH2OH+H2SO4(CH3CH2)2SO4+2H2O2CH3CH2OH+H2SO4水解用通直接蒸气加热实现,同时蒸出醇,但硫酸浓度几乎被稀释至原来的一半,即50%左右。因此,处理生成的大量稀硫酸就成为该工艺的一大难题,把硫酸浓缩至70%~75%是比较容易的,再提浓时有SO3烟雾产生,而且提纯的浓度愈高,SO3烟雾愈多。为此需要采用特殊的蒸发器进行真空蒸发,费用大、污染严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既经济又不产生污染的好方法。此外,硫酸水合法由于副反应多,故原料消耗高,生产成本比直接水合法高20%。(2)直接水合法 有气相法和液相法两种,但已工业化的仅气相法一种。反应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50℃左右,,H2O/C2H4(摩尔比)∶1,以磷酸硅藻土为催化剂。在此工艺条件下,乙烯的单程转化率在5%左右,选择性94%~95%,该工艺的优点是不存在治理大量废酸问题,环境污染也比硫酸水合法小得多。缺点是转化率低,绝大多数乙烯需循环使用。(1)化学反应 主反应为:CH2=CH2+H2O→CH3CH2OH △H=-40kJ/mol副反应主要有生成二***和乙醛的反应:CH2=CH2+HC3CH2OH→C2H5OC2H5CH3CH2OH====CH3CHO+H2此外,还有乙烯齐聚生成C8以下异构烷的反应,乙烯脱氢缩合生成焦的反应等,实验研究表明,转化的乙烯消耗于生成各种产物的分配比例大致为:乙醇    %(w)     乙醛          2%(w)二***   %(w)      聚合物和其他醚类    1%(w)乙烯气相直接水合是可逆的、摩尔数减少的放热反应,降低反应温度和提高反应压力,对反应是有利的。乙烯水合的平衡常数可由下式求得:图5-4-03 乙烯气相水合反应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和压力的关系(H2O/C2H4=1∶1)lgKp= 2100/T--4-03。由图5-4-03可见,,在300℃时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也只有22%左右,而此时已发生猛烈的乙烯聚合反应。目前工业上应用的催化剂(如磷酸/硅藻土)只能在250~300℃时才能发挥正常活性,为防止乙烯聚合,,相应的平衡转化率在10%~20%,考虑到动力学因素,实际的转化率是很低的。(2)反应机理 乙烯在磷酸/硅藻土催化剂上进行气相水合的反应机理可用下列图式表达。这种在酸膜中进行的烯烃水合反应机理,经历5个步骤:,扩散到被固相载体表面吸附的磷酸液膜上,且逐渐向液膜内部溶解;(H3O+)中的质子形成π-络合物;-络合物经过电子转移,转换成为正碳离子;,水分子以一对未共用电子对与正碳离子相结合,形成正氧离子;,质子与水分子结合又重新形成水合氢离子。在这些步骤中,第3步(即由π络合物异构成正碳离子)的速度最慢,是控制步骤。但酸膜内的扩散阻力,对反应速度也有影响。由上述机理可知,反应物和产物在酸膜中的扩散速度(它与空速有关),催化剂表面的酸浓度(它与H3O+有关),反应物的浓度(或分压)以及反应温度都会对反应速度产生明显影响。动力学试验表明,反应速度对乙烯分压是一级关系,而水蒸气的分压则有正面和负面影响,正面影响与乙烯相同,负面影响是它使催化剂表面酸浓度(即酸强度)减小,因而减缓反应速度,合适的水蒸气分压要由实验确定。(3)催化剂用作烯烃水合的催化剂有以下3类:①无机酸及其盐类 无机酸主要是磷酸、硫酸、盐酸和硼酸等;盐类有Fe,Ti,U,B,Cu,Cd等磷酸盐,Ni,Fe,Al等的硫酸盐,以及CdCl2,ZnCl2,CuCl2,FeCl3等。其中在工业上得到最广泛使用的是以多孔物质(如硅藻土、硅胶、硅酸铝、膨润土和活性炭等,最常用的是硅藻土)为载体的磷酸。②酸性氧化物 有氧化铝、氧化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