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9
文档名称: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标准(第四稿).doc

格式:doc   大小:423KB   页数:7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标准(第四稿).doc

上传人:一花一叶 2019/11/18 文件大小:4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标准(第四稿).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标准(第四稿)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术语 2第三章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 3第四章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 7第五章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与建设要求 8总体要求 8公共服务设施 9住宅与建筑 12基础设施建设 17管线综合 33景观与环境 34第六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6第七章附则 37本标准用词说明及其它说明 38附件一: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基础资料收集表 39附件二: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成果及深度要求 44附件三: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与详细规划基础资料收集表 49附件四: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与详细规划成果及深度要求 54第一章总则在《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导下,为加强对我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的指导,特制订《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本《标准》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范围内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与建设管理。城镇(不含乡政府驻地)及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城中村城镇型居住社区建设应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进行规划和建设管理。本标准涉及三个层次规划内容:一是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二是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三是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是村镇体系规划的专项规划,是对村镇体系规划相关内容的深化和优化调整,应单独编制。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和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是指导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具体规划,应同时编制。、科学规划、就业为本、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市(区)管辖的行政范围为规划的地域范围,乡镇也可以在行政管辖的地域范围内编制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但应纳入乡镇总体规划同时编制。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应以行政村范围进行规划,若是多个行政村合并的,应以规划合并调整后的行政村范围为规划范围。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范围应按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确定的人口规模,结合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进行确定。、市(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本辖区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的编制,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本辖区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编制。省市二级村镇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的评审,县、市(区)村镇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和详细规划的评审。县、市(区)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由市级人民政府审批,省直管县(市)的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由省人民政府审批,新型农村社区的空间发展规划和详细规划由县(市)级人民政府审批。编制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的单位,应取得城乡规划乙级以上资质;编制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单位,必须取得城乡规划丙级以上资质。第二章术语新型农村社区指在农村区域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和相关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所建设的、居住方式与农村产业发展相协调,且具备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化公共服务设施的现代化新型农民聚居点。,统筹城乡发展政策、发展目标,统筹安排城镇和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并实现其均等化的发展模式。,进行的县(市)域新型农村社区选址布点规划,主要包括新型农村社区的位置、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建设引导等,也包括支撑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的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和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是村镇体系规划的专项规划,是对村镇体系规划的深化和优化。,对产业发展、产业布局以及土地利用空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做出安排的规划。。,包括住宅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绿化用地四类,不包括生产用地。,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能较完整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落。第三章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规划期限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的规划期限为15~20年。、集聚发展的原则,积极引导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人口在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居住。选址应考虑耕作半径,有利于组织现代农业生产,方便居民现代生活。积极鼓励第二、三产业依托社区集聚发展。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