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蚌埠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 年)蚌埠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 年) 蚌埠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一年十月目 录第一章 总 则 1 第一节 编制目的 1 第二节 编制依据 1 2第三节 适用范围及期限 1 第二章 社会经济和矿产资源形势 2 第一节 区域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 第二节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 3 第三节 首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情况评述 8 第四节 矿产资源供需和保证程度分析 9 第三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12 第一节 指导思想 12 第二节 基本原则 12 第三节 规划目标 13 第四章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15 第一节 工作部署原则 15 第二节 公益性地质工作 15 第三节 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 16 第四节 矿产勘查规划分区 16 第五节 勘查规划区块 17 第六节 重点勘查矿种和地区 18 第五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总量调控 19 第一节 矿产资源开采总量调控 19 第二节 矿山结构调整与优化 20 第三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 21 第四节 矿产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主要措施 23 第六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24 第一节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总体要求 24 第二节 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 24 第三节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工程 25 第四节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 25 第七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27 第一节 加强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体系建设 27 第二节 严格《规划》实施的行政保障措施 27 第三节 建立《规划》实施的经济措施 29 3第四节 建立科技和人才保障机制 30 第八章 附 则 31 第一章 总 则第一节 编制目的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市矿产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开发利用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编制《蚌埠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 年)》(以下简称《规划》)。第二节 编制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二、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55号)。三、《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 年)》。四、《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五、《安徽省矿产资源管理办法》、《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六、《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第三节 适用范围及期限一、适用范围本《规划》适用于蚌埠市行政区域范围。二、《规划》期限《规划》以2007 年为基期,2008—2015 年为规划期,2016—2020 年为展望期。第二章 社会经济和矿产资源形势第一节 区域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一、自然地理条件蚌埠市位于北纬32°43′15″至 33°30′10″,东经116°43′46″至 118°03′46″,是皖北的中心城市。有千里淮河第一大港,京沪铁路、淮南铁路、京沪高铁和合徐、南洛、界阜蚌高速公路交汇于此,形成了我市明显的交通区位优势; 万平方公里, 万,辖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6 个区和怀远、五河、固镇3 个县。 4蚌埠地处淮河中游及淮北平原与江淮丘陵的过渡地带,区内有平原、丘陵、河湖洼地等多种地貌;气候属暖温带,℃, 毫米, 小时,四季分明,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是淮河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007 万人,GDP 亿元,人均GDP 达11599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40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16 元; 亿元。2001—2007 %,%,%,%。 2007 亿元, 亿元,%,矿产品加工、 亿元,%,矿业经济在我市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低。第二节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一、矿产资源概况截至2007 年底,我市已发现矿产地276 处,矿产23 种(含亚种),其中能源矿产1 种(煤),金属矿产7 种(铁、岩金、砂金、铜、铅、锌、银),非金属矿产13 种,水气矿产2 种(地下水、矿泉水)。(一)主要矿产。 :资源储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