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浅谈我国电视访谈类节目的现状与发展以《杨澜访谈录》为例海口经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浅谈我国电视访谈类节目的现状与发展以《杨澜访谈录》为例姓名:谢悦学号:201014210120 所在学院:传媒学院 专业班级:10级新闻系一班指导教师:关德福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电视访谈节目类2014年4月23日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它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签名:日期:年月日浅谈我国电视访谈类节目的现状与发展以《杨澜访谈录》为例内容摘要:我国正处于全面的转型时期,在这一转化过程中,还存在着另一个更深层次的转化——民众社会心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人们的心理影响着主体的现实行为,而众多类似个人心理的聚合就变成了整个社会的心理,并对社会产生长远影响。我们就电视访谈节目《杨澜访谈录》为例,将研究的焦点集中在电视媒介,试图分析当下电视访谈类节目中,高端电视访谈节目所扮演的传播角色以及这些角色对受众的心理影响。从节目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对受众心理的影响来探讨电视访谈类节目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关键词:电视访谈,心理影响,杨澜访谈录英文题目Abstract::Ourcountryisinfulltransition,inthistransformationprocess,thereisalsoanotherdeepertransformation-SocialPsychologytransformationfromtraditionaltoKeyWords:Televisioninterview, psychological effect,InterviewwithYangLan目录1、引言 12、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 2 3 43、《杨澜访谈录》节目的深远影响 5 6 7 8 10单一 11 124、对于访谈类节目的前景的深入探讨 13 14 155、结语 16参考文献 17致谢…………………………………………………………………………………引言当前,访谈类节目的快速发展和种类的不断更新,使我国的电视事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进步,满足了不同受众的心理需求。访谈类节目的信息传播更具有真实性,传递的速度也更加快捷。它改变了以往电视制作中的单向传输的类型,成为一种新式的双向交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需要,电视受众的积极参与也调动了制作的积极性,同时促进了电视事业不断大踏步向前迈进。本文以《杨澜访谈录》为研究对象,从节目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对受众心理的影响来探讨电视访谈类节目的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1、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概念及发展现状电视访谈类节目最早在美国出现,当时只是作为一种电视节目的类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创新,逐渐在电视节目中的地位越来越不容忽视,成为众多电视节目中倍受欢迎的节目。关于电视访谈类节目,甘惜分教授在其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中“电视讨论”的条目中有这样的描述:“新闻人物或有关专家、学者等在一起讨论问题的实况录像节目形式。参加讨论者由电视台邀请、组织,讨论活动大都由节目主持人主持,一般围绕某一新闻事件、某个社会问题或国内外形势,发表看法,交流意见。或原样播出,或剪辑后播出。题材、内容比较广泛。适用于新闻性和教育性节目,并可设专门栏目。”这里所说的电视讨论,等同于我们访谈类节目的雏形。①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252页。从传播学角度来讲,谈话是面对面的近距离交流,是典型的口头传播形式。国外的访谈类节目大多数被安排在黄金时间,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节目之一,满足不同的社会群体对电视节目的需求。与国外不同的是,我国的访谈类节目多是以教育性为主,关注百姓生活,跟随社会热点,起到良好的导向性作用。但同时也正是由于我国的访谈类节目过于关注热点,随着潮流走,主持人的风格难以形成,话题的进一步发掘、深入还有待于探讨。电视访谈类节目在国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以后,逐渐引入到了中国。早年采用现场直播方式的访谈类节目是上海的《东方直播室》,邀请一些嘉宾和现场观众,就某一种事件、现象、或者话题,展开讨论。从1996年的《实话实说》的热播,到今天访谈类节目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热潮,各大电视媒体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访谈节目。出现了一些知名的访谈类节目,如《艺术人生》、《鲁豫有约》、《咏乐汇》、《杨澜访谈录》、《天下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