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从文化观点看岳阳旅游可持续.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从文化观点看岳阳旅游可持续.doc

上传人:iris028 2019/11/18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从文化观点看岳阳旅游可持续.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岳阳旅游可续发展——从文化视角浅论09旅游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在不损害环境持续的基础上,既满足当代人高质量的旅游要求,有不妨害满足后代人高素质的旅游要求,既保证旅游经营者的利益,有保证旅游者的利益、旅游地居民的利益,实现旅游业长期定和良性发展。其次,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持和增强未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游客和旅游地本地居民当前的各种需要,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成为一体,以协调和平衡彼此之间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的统一。岳阳旅游形势分析:从文化角度看,岳阳旅游业的独特优势有:(1)历史渊源悠长,文化底蕴深厚岳阳历史悠久,古名巴陵,又称岳州,根据市出土文物考证和史料记载,早在20万年前,就出现人类活动。距今9000年前,生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用石制器具拓展远古文明。夏、商时为荆州之城、“三苗”之地。春秋时属楚,为麋、罗等楚附庸国地。战国时为楚之黔中郡。秦时东属长沙郡罗县,西属南郡华容县、武陵郡孱陵县。建安十五年,孙权分长沙郡的一隽、罗县建汉昌郡,郡制设今平江金铺。晋武帝太康元年,分下隽县西部建巴陵县。南朝宋元嘉十六年置巴陵郡。隋开皇九年废巴陵郡为巴洲,十一年改为岳州。元为岳州路。明为岳州府。民国二年废府,后设湖南第一行政督察区,并改巴陵县为岳阳县。1960年1月以岳阳县城关镇建立岳阳市。1983年7月岳阳市升为省辖市。1994年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岳阳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春秋时代至三国时期,都曾在此屯兵、建城。今天的岳阳楼前身便是东吴鲁肃训练水师的阅兵楼,至后来的南宋初年杨幺起义,清初吴三桂叛乱,太平天国起兵北上,民国军阀混战,岳阳均是兵营驻扎地和主攻目标,如今的“擂鼓台”、“炮台山”、“点将台”都是见证。岳阳旅游的形象代表为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也是三大名楼唯一保持原址原貌的纯木古建筑,自古以来,因名家登楼赋诗而名声远播,尤其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使得岳阳楼名传天下。独特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标一格的文化底蕴,奠定了岳阳作为一个旅游城市的基础。(2)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岳阳区域内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历史文化品位高,且分布较集中,可开发利用前景大。其中:岳阳市是湖南省的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岳阳楼、洞庭湖为湖南省的6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东洞庭湖为湖南省的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大云山、幕阜山是江起义旧址、岳阳楼、岳阳文庙、张谷英村古建筑群、屈子祠为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临湘的五尖山为省级森林公园。岳阳市旅游区(域)是一处以最具人文情怀的中国水乡古城为龙头形象,以岳阳楼-洞庭湖君山景区、汨罗江屈子祠为主要载体,同时融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人文古迹、遗风民俗、现代娱乐、风味美食等景观类别,融登楼、泛舟、节庆、漂流、探险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旅游区(域)。劣势条件:(1)资源组合重叠,屏蔽效应突出岳阳旅游资源的传统的主打牌是“湖、楼、岛”,这些旅游资源有三个特点:一是有重量级景点如岳阳楼、洞庭君山知名度高,同时其它人文景观知名度较低;二是景点相对集中,类型重叠。各旅游景点基本上是以市内为中心,周延扩展的自然分布状。市内景点几乎占全市景点的一半以上,其它旅游景点分布也隔市区不远。这虽然为开发区域性经济的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传统的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