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孟兆祯:传承保护园林关键要“吃透”文化.doc

格式:doc   大小:11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孟兆祯:传承保护园林关键要“吃透”文化.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1/18 文件大小:1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孟兆祯:传承保护园林关键要“吃透”文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孟兆祯:传承保护园林关键要“吃透”文化2013-12-1308:45来源:苏州日报字号:施晓平/文杭兴微/摄今年10月举办的纪念“山石韩”创立155周年苏州雅集活动上,苏州“山石韩”叠山技艺第四代传人韩建伟打破“不传外”的家规,收王成等13名弟子传承技艺,弘扬中国园林文化,风景园林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兆祯应邀到场见证,并接受了苏周刊的专访。孟兆祯认为,传承和保护古典园林,关键要“吃透”文化;山水城市将是中国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孟兆祯,中国工程院院士,1932年生,湖北省武汉市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名誉理事长,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北京市人民政府园林绿化顾问组组长,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兼职教授。所主编的园林工程教材全国广泛采用,并确立了园林艺术课程和园林设计课程以中国传统园林为特色的新框架和内容。曾先后主持承担30余项国内外不同类型的风景园林设计任务,其中北京花园公寓环境设计获林业部设计一等奖。先后出版发表《假山浅析》、《避暑山庄园林艺术理法赞》、《园林工程》教材、《园衍》等著作30余部(篇)。苏州园林表达着对大自然的追求苏周刊:孟老,听说您以前也经常来苏州?孟兆祯:是的。苏州是典型的水乡,江南私家宅园的发源地,在城市利用山水资源方面,历史上就树立了榜样,所以我经常带学生来苏州,帮助他们增加感性认识。可以说,苏州是我去得最多的城市之一,来过几十次都有了。苏周刊:您第一次来苏州是什么时候?孟兆祯:1959年,到现在已经有50多年了。根据刘敦桢先生的调查,当时苏州有260多处古典园林,这么多年下来,我一共看到了100多处。苏周刊:以苏州网师园殿春簃小院为原型的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明轩,是我国出口的第一座古典园林。有资料说,1978年国务院下达文件直调您参与建造?孟兆祯:我没去,只是调了同济大学的陈从周先生,资料错了,这一点我想更正一下。苏周刊:您到苏州参加的活动,印象较深的有哪些?孟兆祯:除了带学生外,还有2006年11月苏州园林遗产保护研究所揭牌,2007年12月苏州园林博物馆新馆建成,2008年4月苏州市委市政府主办的第三届院士(专家)苏州论坛,2010年5月在苏召开的第47届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这些我都参加的,在多数活动上我还发了言。苏周刊:您这次因“山石”而来苏州,什么是“山石”?孟兆祯:我们所说的“山石”,指的是园林里的置石和假山,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特色景观,世界上其他国家原先都没有的。筑假山用的石头,最有名的是太湖东山、西山一带的石灰岩,这种石头被称为太湖石,简称湖石。当然,现在其他地方的石灰岩也被统称为湖石了。苏周刊:其他国家原先没有假山,是不是因为这些国家没有湖石?孟兆祯:不是的。世界上湖石的蕴藏量加拿大最大,中国排在第二。为什么我们会有营造假山的传统?这与我们民族的宇宙观有关,就是追求“天人合一”,苏州人特别强调这一点。苏州西部有一些山体,山体附近又有密如蛛网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水上还有岛,很自然地就产生一种仙意。如果出大太阳,或者有点细蒙蒙的雨,就会把人领到另一个境界,让人觉得是人间的仙境。这些景色很美,但只是一种纯朴的自然美,并不能全面满足人的需求。人们就在宅院里叠石凿池,表现对这一自然环境的追求。苏周刊:这种追求,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孟兆祯:有据可考的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王夫差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