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案例分析:爱玛集团.doc

格式:doc   大小:5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案例分析:爱玛集团.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9/11/19 文件大小: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案例分析:爱玛集团.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爱玛集团爱玛集团的前身是苏南某一小城镇的服装加工企业。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一大批各行各业的弄潮儿乘机各显神通。爱玛集团的创始人吴源就是其中的一个。当时,在我国沿海城市,乡镇企业的发展如火如荼。吴源身处交通便利的江南小镇,眼听耳闻,消息灵通,早就看准了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经过精心的计划和准备,吴源找到了当时担任某一乡镇企业厂长的姐夫,决定挂靠在乡镇企业成立一家服装加工厂。1982年,吴源的爱华服装加工厂正式成立。最初,该厂的产品主要是来料加工生产一些简单的衣服和裤子,产品主要面向农村的客户。几年以后,爱华服装厂由于交货及时,质量保证,赢得了信誉,企业也因此不断发展壮大。在完成初步的资本积累以后,吴源已经不满足于现状了,他决定转变企业的产品种类,不再仅仅搞简单的来料加工。经过精心的调查研究,吴源看到了西服市场的巨大潜力。于是在1987年从银行贷款,购买设备,聘请专业设计人员,开始生产男装西服,爱华服装厂也随之改名为爱玛服装公司。应该说,吴源具有一个企业家的基本素质,他善于把握商机,果断决策,同时又具有良好的人际协调能力,一些在常人看来很难处理的问题,只要吴源出马,往往在谈笑间就顺利解决了。他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经验,精力充沛,心思缜密,敢于创新,具有远见卓识,善于从失败中总结教训,更善于从成功中总结经验。1992年4月,吴源开始了二次创业。当时正是房地产业蒸蒸日上之际,吴源大胆地在上海投资房地产业,用年的时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公司获得高速的发展,也令公司在上海众多的房地产企业中初露锋芒。在房地产开发上取得巨大成功后,吴源并没有满足现状,善于审时度势的他,早就瞄准了如日中天的IT行业。早在1982年,他就在上海成立了一个经营部,当时只是简单地做些电脑及软件的零售经营活动,1987年开始,吴源迅速加大对经营部的投入,招兵买马,将经营部扩建成爱玛电子分公司,分公司的业务也迅速扩大到电脑维修维护、软件开发设计、网络等,同时分公司也一直在努力寻求合作伙伴,试图扩大经营业务,以便争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到目前为止,爱玛集团的业务已经拓展为包括房地产、电子、证券和服装等在内的跨行业多项业务。其中,房地产和服装是该集团主要的利润来源。图一所示为爱玛集团的组织结构。目前,爱玛集团共有员工400人,其中高层管理者5人,中层管理者15人,在管理层的学历结构中,硕士研究生4人,本科生15人。在高层管理者中,除吴源外,还有吴兵,是吴源的堂弟,大学本科毕业,主管服装分公司和房地产分公司的副总经理,以往一直协助吴源主持公司的日常事务,工作能力一般,但是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在总公司的人缘较好;胡冰,吴源妻子的弟弟,负责电子分公司和证券分公司的副总经理,他大学本科毕业,精通目前电子行业的情况,比较实干,为人固执,有较强的自尊心,最讨厌别人说他是靠关系,而不是靠真本领当上这副总经理的。王萍,吴源的妻子,主管爱玛集团的财政大权。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高层人物是高静,她是吴源的远房亲戚,主管公司的办公室工作,她学历低,只是高中毕业,但是她为人泼辣,做事麻利,总公司的很多员工虽然不敢得罪她,但是内心根本看不起她。随着公司的规模日益扩大,人员日益增多,事务也越来越繁杂,吴源已经感到了工作压力,他认为从公司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必须及时为公司招聘、培养人才,才能突破公司发展的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