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文档名称:

行政诉讼庭审程序.doc

格式:doc   大小:54KB   页数:5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行政诉讼庭审程序.doc

上传人:一花一世 2019/11/20 文件大小: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行政诉讼庭审程序.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行政诉讼庭审程序行政诉讼一、二审程序庭审操作规范琼高法〔2005〕133号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庭审操作规范(试行)》、《行政诉讼第二审程序庭审操作规范(试行)》及《附则》的通知全省各级人民法院、海口海事法院: 《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庭审操作规范(试行)》、《行政诉讼第二审程序庭审操作规范(试行)》及《附则》经我院审判委员会第770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在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报告我院。二○○五年八月二十四日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庭审操作规范(试行) 一、预备庭操作规范根据案件的实际需要,法庭可以在开庭前召开预备庭。案情简单不需要召开预备庭的,法庭组织当事人交换证据或者以送达的方式进行证据交换。预备庭由审判长或者审判长指定的法官、法官助理主持。决定召开预备庭的,应当于开庭前三日通知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为了避免诉累和减轻当事人差旅费用负担,预备庭和正式开庭可以连接进行。预备庭庭审程序和操作规范如下: 1、庭前准备工作。(1)书记员检查诉讼参加人出席的情况,核对其身份。(2)书记员确认证人、鉴定人、勘验人、检查人、专家出庭情况和核对其身份,并请其退席,等候传唤。(3)主持人入席后,经确认诉讼参加人身份无异后,宣布开庭。 2、组织当事人陈述。主持人宣布:首先由当事人陈述。主持人宣布:请原告宣读起诉状或者简要陈述诉讼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在原告宣读起诉状之前,主持人可以要求其先宣读或说明本案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主要内容,也可以由法庭宣读或说明。主持人宣布:请被告宣读答辩状或者简要陈述诉讼主张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本案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还未宣读或说明的,主持人可以要求被告先宣读和说明,然后再答辩。主持人宣布:请第三人宣读答辩状或者简要陈述诉讼主张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当事人陈述的内容如果超出诉状范围的,主持人可提示当事人另作补充陈述。当事人未提交诉状或者逾期提交诉状的,主持人应予以说明。实践中,主持人认为组织当事人宣读诉状确无实际必要的,可以省略“宣读诉状”这一节。在当事人宣读诉状的基础上,主持人根据案件的需要可以组织当事人进行补充陈述,并宣布:现在,由当事人作补充陈述。即指示原告、被告、第三人依次作补充陈述。主持人应引导当事人针对对方当事人的陈述,补充陈述相应的事实和理由。陈述的内容应避免重复。在当事人主动陈述的基础上,主持人根据案件的需要可以有针对性地向当事人发问,以理清案情、明确无争议的事实和讼争焦点。主持人宣布:法庭现就案件的事实问题,向当事人发问。对法庭的发问,当事人应如实进行答问陈述;同时,针对当事人的答问陈述,主持人应当征询对方当事人的质证意见。 3、组织证据交换。主持人宣布:现在进行证据交换。交换证据的范围主要是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书面证言、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检查笔录等。当事人应当提供原物、原件、原始载体;不能提供原物、原件、原始载体的,应当说明理由,并提交复印件、抄录件、照片等复制品。当事人也可以主张在正式开庭时提供原件、原物和原始载体。有证人、鉴定人、勘验人、检查人和专家等出庭作证的,举证当事人应提供其名单、基本情况以及说明其证明的对象,并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传唤申请。是否需要传唤证人、鉴定人、勘验人、检查人和专家等在预备庭中出庭作证,由合议庭决定。证人、鉴定人、勘验人、检查人和专家在预备庭中出庭作证的,视为出庭作证。在进行证据交换时,主持人指示当事人逐一出示和说明,由对方当事人辨认、核对,并作出是否认可的意见表示。对无异议的证据材料和有异议的证据材料,指示书记员按证明对象的分类记录在卷。预备庭不组织当事人进行质证辩论。 4、归纳小结。(1)主持人宣布:本案的诉讼请求是:……。在确认之前,主持人可以与原告进行必要的沟通。确认后,主持人可进一步说明:除有法定理由外,原告在诉讼中申请变更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原则上应当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判决方式相对应。(2)主持人宣布:当事人没有争议的事实有:……。在确认之前,主持人应经征询当事人的意见。确认后,主持人可进一步说明:以上当事人没有争议的事实是否可以直接予以认定,由法庭审查决定。在归纳当事人没有争议的事实时,应当与法庭有针对性的发问结合起来,尽可能扩大当事人无争议的范围,缩小争议的范围。(3)主持人宣布:本案诉讼争议的焦点有:……。在确认之前,主持人应经征询当事人的意见。确认后,主持人可进一步说明:法庭调查的范围,合议庭将根据当事人争议的焦点并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予以确定。(4)主持人宣布: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的情况如下……。除“当事人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