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快速调漂法.doc

格式:doc   大小:657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快速调漂法.doc

上传人:phl0420371 2019/11/20 文件大小:6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快速调漂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快速调漂法————————————————————————————————作者:————————————————————————————————日期: 快速调漂法,想调几目就几目【自序】谨与钓友分享,如有不妥,敬请拍砖。本人曾经传统钓法多年,学****为台钓之际,看了一些调漂的文章,各有所长,有的说理不透,依据不足,论点有偏差。为了切实掌握调漂技巧,本人静心地进行了调研,总结了以浮力原理为基础的调漂计算方法,很科学,很精确,很简捷。本文精髓在【快速调漂法】,但要读懂,必须阅读全文。请花点时间,本文肯定帮你解开调漂奥秘,让你有所收益,一通百通。阅读本文,只需初中文凭。【常规步骤】以调3钓1为例。参见《调漂示意图》。步骤一:半水,调3目。步骤二:下钩加铅,找底,调1目,锁定太空豆。这是最灵点。再往下调,就是双钩悬空的半水状态。步骤三:八字环加铅,调9目,锁定太空豆。这是最钝点。再往上调,就会跑铅。步骤四:上钩加铅,找底,调1目。这是常说的“调3钓1”钓点,这里称之为“临界点”。步骤五:挂饵开钓。【重要公式】根据常规步骤分析,可归纳以下三条公式:一、灵钝距离:最灵点到最钝点的距离。复制《调漂示意图》步骤二、步骤三图片分析:查看双钩和漂尾状态,最灵点到最钝点的距离是:子线长度加漂尾长度,减浮在水面的最后一目长度。因此,得公式1:灵钝距离=子线长度+漂尾长度-水面目数长度L=A+B-C灵钝距离与子线长度、漂尾长度成正比,即:子线越长,灵钝距离越大,反之亦然;漂尾越长,灵钝距离越大,反之亦然。二、临界距离:临界点与最灵点的距离。复制《调漂示意图》步骤二、步骤四图片分析:查看双钩状态,临界点在最灵点上方,临界距离等于双钩距离。公式2,临界距离=双钩距离X=Y临界距离与双钩距离成正比,即:双钩距离越大,临界距离越大,反之亦然。参见《公式示意图》。临界点至最灵点之间,都是下钩落底、上钩悬空状态;不同的点位,上钩悬空的高度不同,下钩子线倾斜度不同。临界点至最钝点之间,都是双钩落底状态;不同的点位,子线的倾斜度不同,漂目不同。参见《双钩状态示意图》。三、极限钓目:调漂完毕后,最小的垂钓目数。极限目差:调漂目数与最小垂钓目数的差。通常,调3钓1、调4钓2、调5钓3等等,调钓目差都是2目,调目数值较大,钓目数值较小。这是钓目极限的描述,不能再小。如调3钓1,调3极限是钓1,不能钓平水;但可以钓1-9的任何目数。因为:1、在理论上,不能钓平水。根据浮力原理,在完成调漂“步骤一”之后,线组只能将漂下拉到三目位置。钓1时,依靠饵(饵重量通常被默认为2目)将漂再下拉2目。如果在“钓1”这个点继续下移漂,必然双钩悬空,不落底。因此,极限钓目比调目小2目,即公式3:极限钓目=调目-2。换算得:极限目差=22、可以钓1-9的任何目数。这一段是灵钝距离范围,浮力等于或小于重力,至少有一只钩能够触底;不同目数,双钩落底状态、漂目不同,漂的灵敏度各不相同。再见《双钩状态示意图》。临界距离内,由于下钩倾斜,受力方向改变,钓目应该稍有提升,因此,临界点比理论值稍微下移。调3可以钓1-9的任何目数,调4可以钓2-9的任何目数,调5可以钓3-9的任何目数…以此类推。但是,这属于理论计算。实战中,可以采取一些非常措施,应对实际情况。如:挂大饵、重饵,超越极限钓目;有时,需要钓半水,漂下移,超过最灵点。调2、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