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清漾历史文化村解说词解说内容:概况——清漾祖祠——厅门埂——清漾祖宅——毛子水故居——碑廊——清漾毛氏名人馆——凤尾池——休休亭各位领导:大家好!欢迎来到江南毛氏发祥地、毛泽东祖居地“清漾”考察指导。【概况】清漾村位于江山市城南21公里处的石门镇,西南紧依世界自然遗产江郎山。全村335户居民共1135人皆为毛姓。自始祖毛元琼定居到此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千百年来,清漾毛氏谨遵先祖重文崇仕,廉洁勤俭的家风,创下了8位尚书,80多位进士的辉煌历史,繁衍了江西毛氏、奉化毛氏、韶山毛氏等上百支派系,是江南毛氏家族中地位最尊、影响最大、支派最繁的一个盛门。一个不显眼的小山村竟能承负起这样厚重的历史,相信一定有其非同寻常之处。下面,就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去追寻毛氏先祖的足迹,亲自领略博大精深的毛氏文化吧!【祖祠】祖祠是中国人供奉祖先,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被视为宗族的象征。清漾毛氏祖祠是本村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宋朝,重建于清朝,由于年代久远,只留下一些遗存建筑。2010年上半年,市委市政府斥资1860万开始祖祠的复建工程,10月20日,这里举行了盛大的第二届毛氏文化旅游节。清漾毛氏祖祠是本村的标志性建筑,根据清代的建筑特色和风貌在原址上复建而成的。从外部看,青砖黛瓦马头墙,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在细节上又融合了浙、闽、赣式风格,总占地面积2043平米,由前堂、中堂和后堂组成。1、大门祖祠门楼为重檐歇山式屋顶,斗拱挑檐,融汇了木雕、砖雕等中国传统工艺。大门两侧的“抱鼓石”与大门上方四根门桩,不仅起着稳固楼柱的作用,同样也是古时地位等级的象征。“门对通衢愿处士率由大道,堂开沃野后人勤服先畴”,作为浙闽的必经之道,清漾人每天迎送着南来北往的过往行人,他们不仅送出了美好的祝福,也给后人留下了勤劳致富的警示。毛氏家族人才辈出,跟清漾得天独厚的风水不无关系。大门柱上“挹郎石之奇三台万仞砥后德镌先猷,南峙崔巍脉脉冈陵皆顾祖;绕文川之秀百折千回溯同源衍异派,东流迢递滔滔波浪尽宗朝”,不仅描绘了神奇的清漾山水,还歌颂了毛氏文化的源远流长。2、前厅门屏上展示的是一张中国版图,清晰地描绘出清漾毛氏的迁徙分布情况。江南毛氏以清漾为中心,呈辐射状向南方各地伸延,不仅孕育了本省的奉化毛氏、平阳毛氏,还延伸到了江西吉水、湖南韶山、广西贺州、云南澜仓等地,形成了上百条源于同一血脉的毛氏分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作为江南毛氏发祥地,中国南方90%以上的毛氏都源自我们清漾。除了进行祭祖活动,这里也是历代毛氏族人举行娱乐活动的场所。正中这高高的平台,便是演出者们施展才艺的舞台。戏台背景是深受百姓喜爱的“福、禄、寿”三星,藻井则为“八仙”彩绘。“农圃村居业,弦歌盛世音”、“休迷雪月风花试观其后,莫羡勋名事业须问厥初”,从这两副台联中,我们不难看出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是清漾人心目中的太平盛世和理想社会。3、中堂众多的楹联和匾额是清漾祖祠的一大特色。中堂横梁“西河望族”为仿古贴金匾额。望族,即有声望的姓氏大族。“西河”是在西汉时期形成的毛姓堂号,一直以来,清漾毛氏便以西河郡为自己的郡望,并载入族谱。中堂又叫“合敬堂”,“合敬”即合族同敬的意思。每年正月初一祭祖日,祖祠便会敞开大门,接受族人的顶礼膜拜。时至今日,清漾之名已声名远播,全国的毛氏宗亲都会不远万里前来祭拜、缅怀先祖。接下来让我们着重来看一下“清漾毛氏衍脉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