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G弦上的咏叹调.ppt

格式:ppt   大小:1,136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G弦上的咏叹调.ppt

上传人:xzh051230 2019/11/20 文件大小:1.1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G弦上的咏叹调.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G弦上的咏叹调3欣赏G弦上的咏叹调聆听音乐,边听边思考:●这首作品具有怎样的音乐情绪?●主奏乐器是什么?音色有什么特点?音乐知识小提琴有四根弦,由粗到细分别是G、D、A、E弦,由最低的G(sol)音直到E弦最高的音,可以演奏出四个八度的音阶;每一根弦还可以分别演奏两个以上八度的音阶。所以在总音域中的许多音可以在几根弦上同时存在,但是不同弦上的同一音高的音,其音质、音色就不完全相同。在四根弦上,E弦上的高音(高把位)用得最多,其次是A、G弦,而D弦上的高音用得较少。这是因为弦音低,其高音部分发音较闷并且紧张,所以较少使用,但G弦上的高音由于紧张有力(它是最外的一根弦可以拉出较强的力度)在情绪激动时,用G弦和G弦上较高的音(高把位)来演奏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的。巴赫一生写过四部管弦乐组曲,其中以第三部(D大调)最为杰出。《G弦上的咏叹调》即是这部组曲中第二首《咏叹调》的改编曲。19世纪,德国著名小提琴家威廉米将它改编成小提琴独奏曲。威廉米将原谱的第一小提琴所担任的主旋律声部改写成独奏小提琴声部,而将其他弦乐声部改为伴奏声部。并且将原D大调改为C大调,这样,主旋律全部移至小提琴的G弦上演奏,因而起名为《G弦上的咏叹调》,旋律优美动人、纯朴典雅。再加上小提琴G弦那浑厚、丰满的音色,使这首乐曲达到了迷人的境地。作品介绍音乐家相册德国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欧洲“巴罗克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欧洲近现代音乐之父”。代表作品有声乐曲《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以及管弦乐《勃兰登堡协奏曲》等。JohannSebastianBach巴赫1685-1750分段欣赏——第一段请同学们看谱聆听音乐,并思考:这段音乐的力度、速度、节奏有什么特点?分段欣赏——第一段请同学们随音乐唱一唱第一段的主题。分段欣赏——第一段请同学们根据乐谱画出前两小节的旋律线,看看这两小节的旋律线呈现了怎样的图形?这种图形表现了什么呢?分段欣赏——第一段请结合音乐讨论:力度与旋律线的起伏有什么关系?装饰音对音乐情绪的表达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