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析新型师幼关系中的情感互动摘要: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做到和幼儿的情感互动,我在教学活动中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热爱幼儿是增强师幼情感的根本前提、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注意个人行为对幼儿的影响;教师要做到全心全意地关爱孩子,努力营造情感互动的氛围。关键词:情感交流;信赖自身;幼儿信赖感;体罚教师和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是促进师幼互动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对幼儿而言,由于其行为的自制力和有意性较差,受情绪情感影响更明显,在师幼互动中强调情感支持和交流的作用尤为重要。所以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应注重与幼儿的情感互动交流,让幼儿感受到被爱,被关注,从而产生对教师的信任与亲近,也证实了那句“亲其师而信其道”。一、关爱幼儿增强师幼情感要增强教师和幼儿之间的情感,首先要爱护幼儿。幼儿虽小,但是他能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所以幼儿教师要将自己浓浓的爱意输送给幼儿们,温暖孩子们的心灵。当然这种关爱必须是平等的,不能依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也就是无论面对的是聪明的、乖巧的,还是调皮的、捣蛋的、愚笨的,无论家境贫困,还是富裕的,无论他的性格是天生内、向沉默寡言的,还是活泼开朗、伶牙俐齿的,无论他的身体是有残疾的,还是健康的,作为幼儿教师,就应该用一颗平等的、母亲般心去关爱和呵护他们,用自己的无私灵魂去感染他们,用自己的职业操守去培育他们。这样当幼儿感受到你对他们一视同仁般的情感时,也就逐渐地喜欢上你了。记得有一次,我班的一个孩子生病了,当其爷爷来接时,孩子哭着喊:“宝贝不要爷爷抱,要老师抱。”当时看到这种情境,的确令我很感动。其实我也知道,这就是我爱心教育的结果。其次幼儿教师的爱还应该是真挚的爱,它需要我们时时刻刻用自己的每一个行动、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语去鼓励、去温暖、去滋润每一个幼小的心田,而不是随口说说的爱。幼儿教师的爱还应该是无私的爱——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爱。去年教小班时,特别是幼儿刚入园时,有的幼儿离开亲人表现出强烈的焦虑情绪,哭闹不止。这时我抱着他们说:“老师就是你们在幼儿园里的妈妈,会和宝宝的妈妈一样喜欢你们,爱你们。”温情的角色逐渐消除了幼儿的焦虑,从而将他们对亲人的依恋转移到我们教师的身上,使他们对幼儿园产生喜爱的情感。现在这些孩子已经上中班了,我与他们在一年多里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把对他们的爱融进严中有爱的教育中。二、关注心理健康,增强言传身教的影响一般而言,孩子们不喜欢经常责骂、批评和惩罚自己的教师,而喜欢和蔼可亲、宽容、公平有耐心的教师。之所以这样说,就是无论我们在课堂以外有什么不快乐的事,都不能带着情绪到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时刻关心自己的心理、生理健康,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加强自身的心理卫生保健,以积极的情绪、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令人遗憾的是,当前教师的心理压力愈来愈大,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心态失衡,而自身素质不高的教师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把自己的情绪会情不自禁地带到课堂中去,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表现出对幼儿责骂、批评、不尊重、更有甚者对幼儿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有位王老师性格孤僻、喜怒无常、内向、情绪不稳。常常是面无表情,一幅冰冷的样子,带领幼儿们活动时,经常板着面孔,时不时地用手里的教具在讲桌上“砰砰”地敲击并破口大骂,并且幼儿在身体不舒服找她时,冷冰冰地来一句:“给你妈打电话去。”这样的教师,孩子怎么和她接近,怎么和她进行感情沟通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