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儿咳喘灵颗粒研究概况组方分析小儿咳喘灵颗粒由麻黄、金银花、苦杏仁、板蓝根、石膏、甘草、瓜萎等7味药材组成,由著名的麻杏石甘汤加减而成。方中麻黄苦甘温,宣肺平喘;石膏辛甘大寒,清泄肺胃之热以生津;杏仁味苦,降利肺气而平咳喘,与麻黄相配则宣降相固,和石膏相配则清肃协同;瓜蒌化痰通腑;金银花、板蓝根疏散风热、清热解毒,诸药合用,疗效卓著。药效学研究现代药效学研究证实,麻黄、杏仁抑制咳嗽中枢而镇咳,石膏具有抗感染作用,金银花、板蓝根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作用,板蓝根所含的嘌呤、嘧啶及吲哚类成分,可能有干扰病毒DNA合成作用;甘草镇咳祛痰,具有激素样作用,能减轻炎症反应。 药理学研究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本方有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及抑制效应器官反应的作用,可缓解抗原刺激的反应,能保护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免受抗原的攻击,具有良好抗原和抗变态反应的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该方治疗I型变态反应的机制。同时还能够增强免疫力,减缓病变局部炎性介质的释放,并促进其排泄,对抑制咳嗽的发作有特效。临床研究 经过历年来的临床应用,小儿咳喘灵颗粒经受住了临床考验,作为一个老品种,其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受到了广大患儿的欢迎。1、,当代医学,2013,4,12(311):157--2011年广东增城市新塘医药沙埔分院收治的92例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红霉素及酮替芬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儿咳喘灵颗粒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如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出院后对所有患儿  进行3-6个月的随访发现,观察组复发1例,%;对照组复发9例,%;复发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n(%)]2、,现代医院,2010,7,10:,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治疗组80例。对照组口服病毒唑,治疗组口服小儿咳喘灵颗粒。结果,,;,;二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中医儿科杂志,2008,3,4(2):25-、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所致的咳嗽的临床疗效,院方将362例咳嗽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70例)和治疗组(192例)。对照组应用抗病毒与抗生素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儿咳喘灵颗粒,观察1~2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4、,激光杂志,2006,27(3):,治疗组62例,口服小儿咳喘灵颗粒,对照组62例,口服复方甘草合剂。结果见表2,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表2两组间疗效分析其他临床报道还有,2011年医学信息报“小儿咳喘灵颗粒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的疗效观察”,治疗300例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