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文档名称:

艾条灸技术操作规程.doc

格式:doc   大小:245KB   页数: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艾条灸技术操作规程.doc

上传人:412702457 2019/11/20 文件大小:2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艾条灸技术操作规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江苏省中医院)中医诊疗基本技术操作规程文件批准实施日期20061027修订者吴荣华文件分发部门审定者熊宁宁医生办公室,护理部,科技处,医务处版本02版本日期20061020复审本规程2年复审1次艾条灸技术操作规程【目的】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形柱形的艾条,点燃后在人体表面熏烤的一种疗法。适用于各种虚寒性病症,如胃脘痛、腹痛、泄泻、风寒痹证、阳痿、早泄、疮疡久溃不愈等症。【用物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操作程序】,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病人合作。,暴露施灸部位,冬季注意保暖。,实施相应的灸法。:点燃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在距离施灸穴位皮肤3cm左右处进行熏灸,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局部皮肤红晕为度。: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在距离施灸部位2~5cm之间,如同鸟雀啄食般,一下一上不停地移动,反复熏灸,每处5分钟左右。:将艾条点燃的一端,距施灸部位3cm左右,左右来回旋转移动,进行反复熏灸,一般可灸20~30分钟。,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及时调整距离,防止烧伤。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体位不适。,防止烧伤皮肤及烧坏衣物。,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清洁局部皮肤后,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归还原处。【注意事项】,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泡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应装入小口瓶内,以防复燃,发生火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