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本文是一位教授结合自身经历谈的一点基金申请体会,主要帮助青年基金申请者完善基金本子,提高项目的命中率。一、 作为科研人员要经常与国内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尤其是在国内召开的领域内学术会议,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当你的基金本子到了评审人手中要让人家感到“似曾相识”,稍微一想就能想到是你。尤其是那些学术研究做的比较好的人也不能偏重于国外的国际学术会议。那样国内…些头面人物会认为你不支持国内的学术交流,而得一位杰青说,列你的成果文献时也要注意列一些中文文献,否则到那些反感SCI评审人哪儿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尤其要注意及时将自己发表的成果主动与国内领域内代表性人物交流,谦虚一点叫“请教”。一位教授举了一个他亲自经历的案例。我校某个学院的一位年轻教授连续申请国家基金项目3次没有获得批准。这位教授给他建议,将自己发表的最新成果论文主动送给国内领域内几位重量级人物,并谦逊地表示“希望他们提出批评和建议”。第二年年轻教授的基金项目中了。二、 国家基金申请书的文字篇幅要适中,文字要精练,不要太长。据说每年5月份左右是基金项目评审的高峰期,每个评审专家都会收到多份基金本子,最多的专家会收到几十个本子,我最多一年也收到过14份申请书。所以一般评审专家不可能认真全文阅读你的基金本子,只能重点阅读申请书中内容。尽管每个评审人看本子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但一般重点看:(1) 、题目是否有新意,让评审人眼睛一亮的感觉;(2) 、400字摘要很关键,要开门见山,切中主题。我刚看的几份申请书有的空话套话占了好几句。尽管是摘要也要按照立项的基本要求來撰写:我的体会是选题科学依据(150个字)、采用的研究方法路线(150个字)、预期成果(100个字);(3) 、“立项依据”中提出的科学问题是否准确;(4) 、在基础部分,对于青年基金主要看博士期间表现,面上基金可能就会看你是否已经有了“硬通货-论文”°内容庞杂的部分多数出现在对国内外同行调研部分,介绍过于详细,文献也列的太多,需要精选。要注意文献中既要有经典文献(可能比较老),也要有新文献,最好能有几篇2013年的文献,显示申请人具有及时追踪国内外同行研究状况的意识。我看过一个杰青和长江学者朋友的重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