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边城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边城教案.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1/21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边城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心理描写,培养语言鉴赏能力并认识翠翠、爷爷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以学生的阅读发现为线索,教师的阅读提示为指导,培养学生整合阅读信息的能力。、生活化的人物语言所营造的古朴而典雅、流畅而清新的氛围。、质朴的人物性格,师生共同探究出作品的主题。教学重点:感受风俗美、人情美。教学难点:剖析古老的风俗习惯、质朴的人物性格,探究出作品的主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沈从文的书里,在黄永玉的画里,在谭盾的琴里,在罗洗河的棋里,在宋祖英的歌里”——凤凰古城宣传语1984年,沈从文在众人陪同下,重游湘西老家,兴致勃勃,然而,最后一天,82岁的他却突然坐在地上不起来,哭着说自己再也不想离开了。1988年沈从文病逝于北京,归葬于老家凤凰山城之侧,沱江之畔,丹崖之下,一方矗立的皱石作了他的墓碑兼安息地,山是归根山,水是忘情水,石是三生石,倦游归来的沈从文,在这儿画上了他一生的最后一个句号,像孩儿永远扑进母亲的怀抱。凤凰古城到底有什么让沈从文如此依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二、师介绍本文作者及其作品1、关于沈从文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笔名有休芸芸、凤哥、小兵、炯之、上官壁等。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11927年在上海从事文学活动,参加新月社,先后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的教授。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其巨著《中国服饰史》为学界所重。文学创作数量惊人,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通信等集子70余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著名作家汪曾祺对他有过一句评语:“除了鲁迅,还有谁的文学成就比他高呢?”1988年病逝于北京。2、关于《边城》沈从文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系列以湘西为背景的小说。他长期生活在湘西,对故乡人民怀有不可名状的同情与温暖。将表现一种“优美讲康,自然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作为艺术追求,体现了自己确认与崇奉的民族传统美德。便是这类小说的深层主旨。这类小说兼以抒情诗合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提供了富于诗情画意的边城风俗画幅,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形成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边,住着一户人家。独门独院里,只有爷爷老船夫和孙女翠翠两个人,还有一只颇通人性的黄狗。这一老一小便在渡船上悠然度日......三、自读课文,请一生复述课文内容四、整体感知1、小说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呢?主角是谁?还有那些相关人物?[参考]主角:翠翠围绕主角相关的人物有:祖父、傩送、天保、顺顺。2、小说节选部分中写的次数最多的哪一个节日?写了几次?[参考]端午节三次(三次端午节的赛龙舟)3、每一次分别发生了什么事?[参考]第一年赛龙舟——翠翠傩送邂逅埋下爱情的种子第二年赛龙舟——翠翠与天保相识引来天宝的爱意第三年赛龙舟——祖孙二人在家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总结:端午节赛龙舟就像一根银线,串起了边城中那些闪亮的珍珠,即那些故事和人,在故事中,边城的人性光辉也闪耀起来。边城沈从文第二课时有人说,《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展现了一幅古朴而又动人的湘西风情画卷,能让沈从文“哭着说自己再也不想离开了”的凤凰古城到底是这样,接下来我们一下来看看。一、合作探究思考:凤凰古城到底有什么让沈从文如此依恋?(一)风景美:《边城》课文很长,布置了同学们扎扎实实的预习,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自然风景的语句,这些景物突出了边城的什么特点?[参考]码头、碉堡、河滩、军营、河流、山、水、船。这里的风光秀丽、美好。是一个干净的自然所在。(二)风俗美:1、风俗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同学们结合文章谈一谈?参考:端午节:龙舟赛、捉鸭子比赛(这官民同乐的龙舟赛,展现的就是湘西民众的热血性格,团结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中秋、过年:月下对歌、狮子龙灯、放烟花2、这些习俗透露出边城人怎样的生活氛围?参考:祥和、和睦、和谐突出的都是一个“和”字,所以这里的人民“莫不安分乐生”。这种氛围是不是和《桃花源记》诗意生活相类似。这就是边城人民生活的独特的生活环境。(三)人情美:在边城这样诗意祥和的社会环境中,生活了一群怎样的人呢?他们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先看看作者写了哪些人?明确:翠翠与傩送;翠翠与爷爷;爷爷与过渡人;爷爷与老熟人;顺顺与儿子…下面我们分三大组一起来探究边城的人情美。一、二、三组探究翠翠与傩送的感情;四、五组探究翠翠与爷爷的感情;六、七、八组探究爷爷与乡邻的感情。找出最能表现人情美的那些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