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社区体育场地器材管理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社区体育场地器材管理研究.doc

上传人:changjinlai 2019/11/23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社区体育场地器材管理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社区体育场地器材管理研究中图分类号:G818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5-000-01 摘要我国社区体育蓬勃发展,参与人数逐年增加,社区体育理论逐步完善,但就社区体育的器材管理方面的科研水平严重滞后。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走访调查法等多种科研方法对社区体育的器材管理进行了调查,根据实际情况客观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关键词社区体育器材管理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针对目前社区中大量体育器材缺乏科学管理,没有合理利用等现实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在理论上对社区体育器材的管理和利用提出新的意见和合理化建议。一、问题提出社区体育服务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措施,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是体育社会化的促进因素,也是体育生活化的重要举措。社区体育的基本条件便是体育器材。体育器材是社区居民进行器械锻炼的物质保障,是社区体育的基础条件,在走访调查中也证实了这一理论,各社区均配置了一定数量的体育器材,其中大部分是常见并简单的体育器械项目,有扭腰器、摸高横梁、单双杠、肋木、跑步机、固定式踏桩、仰卧起坐床等体育器材。然而,在走访调查中发现这些体育器材闲置,一部分器材被用来晾晒衣物等;器材损坏严重,比如器材生锈,跑步机只有一条腿。出现这一系列情况必然是社区体育器材的管理方面出现了问题,亟待解决。二、社区体育器材管理发展的现状(一)体育器材缺乏科学管理体育器材的科学管理是保障体育器材得以正常使用的基础条件[3]。调查中了解到社区没有出台相应的社区体育器材的管理政策条例,没有制度层面的保障,也没有分管领导负责管理,领导层不重视,这两大原因就造成社区体育器材严重滞后,导致社区体育器材的严重损坏。(二)社区健身场地被私人化,健身场所卫生无人管理通过走访和观察发现,现有的健身场地和器材已经在逐步演变成私人场所。走访发现一些器材场地被一些社区居民用来晾晒衣服,还有一些场地被用来停车等等情况,出现这些情况社区管理部门并没有相关人员进行管理,任由其发展,导致公共的体育设施被私有化。另外,健身场所卫生无人打扫,纸屑、果皮随处可见,很多健身器材的使用说明被小广告覆盖,从小区居委会得知,小区的健身场地卫生原本是由小区物业负责,但是小区物业委员会因资金欠缺等原因,目前的岗位空缺严重,除了一些大面卫生之外,细节卫生做得不到位,特别是公共设施等一直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影响健身者的情绪。(三)健身器材露天安放,无人维护检修我国综合国力逐步增强,体育观念逐渐有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各社区修建了体育器材,但是很多器材都已经是“历经风霜”。“肋木”、“转体训练器”、“摸高横梁”等多处油漆脱落、锈迹斑斑,很明显就是没有管理保养,无人维护检修的后果。健身器材损坏包括自然损坏和使用损耗。“社区健身器材损坏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居民普遍缺乏健身器材的使用知识,其次是未能及时维护造成健身器材损坏,如器材松动,器械磨损等[4]”。特别是一些高频率使用的器械损坏严重,如漫步机只剩下一条腿、扭腰器松动乱摆等。(四)群众参与率低,器材利用率低社区健身场地没有相关的健身规章制度和健身指导,健身者只能依靠器材上的说明,一知半解地进行锻炼,没有明确的健身计划,健身者只是把体育器材当作一种娱乐方式,不合理地使用器材,简短了体育器材寿命。随着“坝坝舞”的兴起,社区居民更倾向于这一类简单的健身方式,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