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二十四节气详述.doc

格式:doc   大小:741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二十四节气详述.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9/11/23 文件大小:7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二十四节气详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春季立春2月3—5日雨水2月18--20日惊蛰3月5--7日春分3月20--22日清明4月4--6日谷雨4月19--21日 夏季 立夏5月5--7日 小满5月20--22日 芒种6月5--7日夏至6月21--22日小暑7月6--8日大暑7月22日--24日 秋季 立秋8月7--9日 处暑8月22--24日 白露9月7--9日秋分9月22--24日寒露10月8--9日霜降10月23--24日 冬季 立冬11月7--8日 小雪11月22--23日 大雪12月6--8日冬至12月21--23小寒1月5--7日大寒1月20--21日   廿四节气简介         从二十四节气的字面含义来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  春分、秋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  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  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  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  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详解 1、立春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人们常爱寻觅春的信息在哪里呢?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 2、雨水 该节气的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寒冷,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可是在气候温暖的南方地区,即使隆冬时节,降雨也不罕见。我均气温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确以进入气候上的春天。除了个别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终止。嫁接果木,植树造林,正是时候。华南继冬干之后,常年多春旱,特别是华南西部更是“春雨贵如油”。农业上要注意保墒,及时浇灌,以满足小麦拔节孕穗、油菜抽苔开花需水关键期的水分供应。西北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空气温度小,风速大,容易发生森林火灾。另外,寒潮入侵时可引起强降温和暴风雪,对老、弱、幼畜危害极大。所有这些,都要特别注意预防。光阴易逝,季节催人,“一年之计在于春”。小春管理和大春备耕都应抓紧进行,争取今年胜过往年。 3、惊蛰 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惊蛰,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华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 到了惊蛰,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大部分地区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