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9
文档名称: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八章.ppt

格式:ppt   页数:9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八章.ppt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10/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八章.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八章系统设计
一、系统设计概述
三、结构化设计
二、面向对象设计
一、系统设计概述
(1)系统设计的内容
系统设计
详细设计
总体设计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信息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网络设计
程序设计
数据设计
人机界面设计
输入/输出设计
控制设计
1、应用体系结构设计
系统设计的参与者、主要活动及其支持技术
系统
拥有

系统
用户
系统
设计

系统
实施

关注数据
关注处理
关注接口
关注通信
系统开发
商务知识
数据需求
数据库范式
数据库程序





关注者
系统
设计
阶段

活动
信息技术与体系结构
数据库处理技术接口技术通信技术
系统
分析
阶段

活动
商务功能
商务地点
通信环境
处理要求
接口要求
通信要求
应用范式
与说明书
接口说明
网络体系
应用程序
接口程序
网络程序
销售与
咨询商
组织中运行
与管理的支持
(2)系统设计的方法论
[1] 结构化设计
通过构造原型,并不断迭代和修改原型,使其接近实际需求的过程。
[2] 原型法
面向过程,将大程序分解成模块。
模块结果具有高内聚性,松耦合性
[3] 联合应用开发
强调系统分析人员与系统拥有者、用户、设计者、建设者间联合开发的设计技术。
[4] 面向对象设计
分析与设计并不截然分开。在一组模型(类图、交互图、动态图)驱动下,开发原型逐步深化、细化的过程。
(3)从系统分析到系统设计
两种不同的转换观点
分析
问题域或
系统责任
设计
实现域
分析
(做什么)
设计
(如何做)
第二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映射的观点
系统分析强调的是系统的功能是什么,系统设计强调的是如何实现这些功能,分析与设计之间是一种映射关系。典型代表——结构化方法。
数据流程图
结构图
映射
第二种观点:增量的观点
系统分析与设计仅仅是在工作空间上有所不同。分析阶段是在问题域空间上描述系统,系统设计阶段是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扩大为实现空间。分析与设计之间是一种增量的关系。典型代表:面向对象方法。
系统分析:
问题域
系统设计:实现域
2、软件体系结构
(1)软件体系结构的发展
早期:软件设计的重点是数据结构和算法。
传统软件工程:即结构化方法。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由语句组成模块,模块的聚集和嵌套形成层层调用的体系结构。
现代软件工程:即面向对象软件工程。研究:构件如何构造?体系结构如何搭建?不同应用领域需要何种构件?等。
(2)软件体系结构的类型
软件体系结构描述了系统中的所有计算构件,构件之间的交互、连接件,以及如何将构件和连接件结合在一起的约束。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的目标是:提高系统的开放性、集成性及效率。
开放性:包括数据的开放性、功能的开放性和系统的可扩充性。
集成性:指通过一致的信息描述手段和处理机制,将各功能子系统统一到同一个集成环境。
效率:包括运行效率和系统开发效率
三者相辅相成,其中开放性是集成和效率的基础。
A、以数据为中心的系统模型
数据库
应用程序1
应用程序3
应用程序2
系统内核
用户界面
特点:数据库在系统核心层次共享,各功能部件采用统一的数据描述,子系统独立开发,子系统间有统一的数据交换接口。
评价:可扩充性好,但整体结构松散,只能数据复用,不能功能复用。只具有数据开放,不具有功能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