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用“先进GDP”替代“绿色GDP”的建议科技界省民盟交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许云飞“绿色GDP”在前一阶段是一个非常热门和时髦的提法,频频见之于媒体和有关领导人的讲话中。绿色GDP核算的基本思路是将资源和环境独立出来,建立资源和环境的卫星账户,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补充,在此基础上对现行GDP进行扣减和调整,从而得出绿色GDP。用简单的公式或框架来表示,一般认为,绿色GDP=传统GDP-资源环境损害+环保部门新创造价值。对绿色GDP的实际测算,目前集中在对资源环境损失的测算上,主要有两种方法:①在传统的国民经济账户表中加入反映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成本信息,通过调整传统的GDP得到绿色GDP。②利用投入产出技术描述和计算绿色GDP。绿色GDP的构建工作也得到了国家高层的支持,大有用它代替传统GDP的趋势。----国家统计局与挪威统计局合作,编制了1987年、1995年、1997年中国能源生产与使用账户,测算了我国八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并利用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并预测未来20年中国能源使用、大气排放趋势。----国家统计局在发布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新设置了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并制定了核算方案,试编了2000年全国土地、森林、矿产、水资源实物量表。----国家统计局与国家林业局、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合作,正式启动了我国森林资源核算及纳入绿色GDP核算的研究工作;国家统计局已商定与国家环保总局合作,启动了“将环境污染损失核算纳入绿色GDP研究”的工作。----2001年,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三年滚动计划》确定,在重庆市开展资源环境核算试点。经过近3年的核算试点研究,完成了工业污染和水资源核算的试点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聚成已经为绿色GDP核算探索出了初步的、可实际操作的核算框架和办法。----2005年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在10个省市启动绿色GDP试点。但是,近期关于绿色GDP的问题,却透出了一些新的信息:《领导决策信息》第50期报道,2006年5月10日出版的英国《金融时报》曾刊发一篇题为《中国放弃“绿色GDP”计划》的文章,我国官方在最短的时间做出反应,否认了该报道的说法。但据《新京报》2006年12月10日报道,绿色GDP课题研究小组在“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现场发表获奖感言时透露,绿色GDP没有获得地方政府普遍支持,已有不少省份提出要求退出核算试点。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对此强硬地表示,就算只剩下一个省,环保总局也一定会坚持到底。课题组则表态,获奖意味着全国人民的支持,他们计划于2007年上半年发布2005年中国绿色GDP核算结果。提案者早就提出,要对提倡绿色GDP和用“绿色GDP”替代原有GDP这两种说法加以区分。前者是针对原有GDP的缺陷提出的一种补充意见,是正确的;而后者却认为“绿色GDP”就可以替代原有的GDP了,这种意见是片面的,如果对此提高到决策和实施的层面,那一定会带来人力和财力的浪费,因为其方向是错误的。一、现有GDP的局限性必须承认,现有的GDP并不是一无是处,多年来运行和使用的实践表明,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综合衡量指数,它是具备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我曾经做过专门研究和比较,总体上说来,GDP确实可以比较全面的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在过去的历史时期,发挥了十分重大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