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四章春秋童书业《春秋史》许悼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关系》一大国争霸二春秋的经济三私家与共室的斗争四、礼崩乐坏局面的出现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室东迁洛邑到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这一阶段的历史大体与孔子所修订的《春秋》年代(公元前722年~前481年)相当,所以历史上称作春秋时期。一大国争霸春秋初年的政局△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激烈,以大吞小,以强凌弱,先后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等霸主。△此时,卿大夫势力也在增长,瓜分公室,争夺人口,夺取政权。△春秋的形势,用孔子的话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王室衰微天子直辖的“王畿”,大大缩小了。天子不仅经济上有求于诸侯,政治上也往往受诸侯的摆布。但天子以“共主”的名义,仍然具有号召力。春秋时期,天子共主的地位,此时已名存实亡,“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已经过去,社会进入了一个动乱的时代。动乱的中原局面,给周边少数族以发展的机会。诸侯争霸齐桓公称霸公元前685年(周庄王十二年),齐桓公即位,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在政治、军事方面,基本上维持“国”、“野”分治的制度。在经济方面,实行“相地而衰征”的税收政策;并采取“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使关市几而不征”的鼓励贸易、促进生产的政策。管仲进行的改革,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齐桓公霸业图宋襄公与泓之战〔宋〕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楚人未济,目夷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济击之。”公不听。已济未阵,又曰:“可击。”公曰:“待其已阵。”阵成,宋人击之。宋师大败,襄公伤股。国人皆怨公。公曰:“君子不困人于阸(厄),不鼓不成列。”——《史记》卷三八《宋微子世家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