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苏北沿海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清末民初废灶兴垦为中心.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苏北沿海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清末民初废灶兴垦为中心.doc

上传人:jiqingyong12 2019/11/25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苏北沿海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清末民初废灶兴垦为中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苏北沿海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清末民初废灶兴垦为中心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内容提要】废灶兴垦是清末民初苏北沿海土地利用变化最为显著的特征。本文拟对其发展历程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更为全面地揭示其自西徂东、由南而北逐步推进的“时空”演变特征。今天的苏南、苏北所含示的经济意义似乎远大于以江分界的自然区划的概念。若以范公堤(以下简称范堤)为界定位清末至民国时期苏北的沿海与内地似乎也可作此理解。原因在于,清末民初苏北沿海土地利用发生了较为剧烈的变化,经济地位抬升,主导经济产业出现了大的转折,实现了从“煮海为盐”到“废灶兴垦”的跨越,即由樵采、煎盐向成熟农田的过渡,开创了乡土经济“东部大开发”的新局面。 1924年李积新撰文指出,苏北沿海“举百万亩蔓草荒烟之地,一变而阡陌纵横,田庐相望,诚乃民国农业界之盛举”;“此项事业,不可谓不伟且大矣。”然“国人知之而肯注意及此者,不数数见”(注:李积新:《苏北盐垦事业概况》,见《东方杂志》第21卷第11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推至今日学界,同样对此关注不够。就笔者所目及,孙家山先生是较早将研究视角触及此问题的学者之一(注:孙家山:《苏北盐垦史初稿》,农业出版社,1984年。此外凌申《江苏滩涂农垦发展史研究》(见《中国农史》1991年第1期)、于海根《废灶兴垦与苏北的滩涂开发》(见《江苏水利史资料选辑》1992年第22期)、吴必虎《历史时期苏北平原地理系统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应岳林,巴兆祥《江淮地区开发探源》(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王慕韩《江苏盐垦区土地利用问题之研究》(成文出版有限公司(美国)中文资料中心,1977年)等对此也有所论及。)。其对盐垦区农业概况的初步探讨,为本文的展开奠定了基础。但从目前有关“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学术前沿来看(注: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集成研究特别工作组:《过去2000年中国环境变化综合研究》,1999年文本。),上述问题的不少侧面还可以作进一步深入探讨。为此,本文依托《1935年苏北滨海盐垦区农垦公司概况》表(附后),拟以本区域废灶兴垦为中心,以期更为全面地揭示其“时空”演变特征。一废灶并场东迁土地利用受自然和人类活动双重因素驱动。区域地貌变迁,首先是构成苏北沿海土地利用过程由盐转垦发生转换的根本动力。苏北沿海自黄河夺淮入海尤其明中期以后岸线大幅度外推,在这片新生的土地上发生了许多变化,出现了两次利用高峰:煮海为盐、废灶兴垦。明清时期两淮盐商在此蓬勃发展,盐业成为本区域主导经济产业的根本原因即在于此。确切地说,归因于范堤以东大面积淤涨成陆,其为盐灶的大规模拓展提供了地理空间。据记载,从秦汉至北宋的1300多年间,海岸线基本稳定在今通榆公路一线(注:通榆公路,南起南通,北起赣榆,全长200多公里,其路身大致沿范公堤段。)。自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黄河改道夺淮入海,海涂日扩,海岸线不断东移。就其外推速度,明中期以前,河口的延伸速率为54米/年,其后至黄河北归前,河口延伸加快,为215米/年;滨海平原的平均造陆速度也相应地由平方公里/年增加到10平方公里/年(注:张忍顺:《苏北黄河三角洲及滨海平原的成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