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的差异比较.doc

格式:doc   大小:45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的差异比较.doc

上传人:q1188830 2019/11/26 文件大小: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的差异比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翻译研究本栏目责任编辑:梁书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的差异比较郑晨光(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中心,北京100040)摘要: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有认识。比较是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特征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对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两种口译方式进行比较,发现它们在译语产出时差、译员的记忆方式、注意力分配、对源语的预测能力、口译质量、技术手段、受众对译语质量的评判、设备条件、适用范围、会议占用时间以及发展历史等方面存在众多的差异。认识这些差异,有助于对口译理论和技能的正确认识和运用。关键词:交替传译;同声传译;差异;比较;笔记技术;双耳分听技术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39(201321-0207-03在国际社会的广泛交流和合作中,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均被经常采用。交替传译又称为连续传译、即席传译、逐步传译,简称交传,它要求译员一面听取源语发言人讲话,一面记笔记,当源语发言人讲话结束或停下来等候传译的时候立即进行口译,而源语发言人等译员完成这部分口译后又接着往下说,并在适当的时候再停下来让译员口译,如此交替进行。同声传译又叫做同步传译、即时传译、会议翻译,简称同传,它要求译员一边听取源语发言人连续不断的讲话,一边几乎同步地把发言人所表达的信息内容翻译成口头目的语传译给受众。同声传译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活动,一般可区分为三种形式:①视读传译[1],亦称视译,包括原文视译和译文视译。原文视译是在口译开始前译员已获得讲话者的原稿但没有时间翻译成需要的语言而所做的传译。译文视译则是在口译开始前译员已获得讲话者的原稿并将其翻译成所需要的语言而进行传译。视译要特别注意发言人突然增补、删减或改动原稿等情况,以保证正确的译语输出,避免差错。②耳语传译。是指译员在某种场合下将听到的信息内容连续不断地小声地向身边的1人或聚集在一起的几人进行传译的方式。③临场传译。它是在口译开始前译员没有获得讲话人任何原文材料,或事先不知道讲话的具体内容的情况下进行。显然,临场传译形式是同声传译中难度最高的一种。无论交替传译还是同声传译,其目的均在于让使用不同语言的人能够实现顺利、无障碍的现场沟通。虽然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都是将源语发言人的讲话内容转译给听众的口译方式,但两者之间又存在很大的差异,兹分述如下:、理解、记忆、脱离源语言外壳和表达五个连贯性的环节。交传时译员接收讲话人的一部分源语信息,通过短时记忆和口译笔记,然后产出译语,这个过程留给译员有一定的思考时间。而同传时,从讲话人发出源语信息,到译员接收、加工信息,再到译语产出几乎是同步发生,或者译语稍稍落后于源语,只相差几秒钟时间,这个过程留给译员思考的余地确实是十分有限或极其微量。对于经验丰富的同传译员来说,有时随着讲话人源语发布的深入,通过预测方法可使译语的产生与源语的发布并驾齐驱,有时甚至领先于源语。,但两者的记忆方式不完全相同。交替传译是一种异步化的口译活动。它虽然可以采用笔记技术来帮助记忆,但笔记的目的不是再现讲话的原文,而是为了补充大脑短期记忆和耐久力的不足,以保证译文的精确度,并保证其不受讲话人持续时间的影响[2]。脑记和笔记的比例关系大致为,脑记占70%,笔记占30%[3]。也就是说,笔记只是一种提示性的辅助手段,交传的记忆方式主要还是在于凭借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努力将持续数十秒至数分钟的源语信息在头脑中保留至译语产出完毕[4]。而同声传译则是一种同步化的口译方式。一般情况下,它都只是凭借瞬间记忆将源语转换成译语,短时记忆只是偶尔加以运用。同传时可以不做任何笔记,但有时也可能会做一点笔记,主要是记录一些数字和年份等。,高度集中注意力是保证口译顺利和成功的基本条件。交传和同传都是将两种不同语言努力加以正确转换的翻译活动,两者都需要启动认知知识,克服源语词汇和句式的束缚而发布忠实、通顺的译语,故对译员在不同口译环节的注意力分配具有特殊的要求。鉴于交传和同传的译语产出时差不同,两者的注意力分配也不尽相同。交传译员的注意力分配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协调处理耳听与笔记之间的关系;二是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快速分析发言人语言的上下逻辑关系,并在翻译时凭借大脑的短期记忆力和翻译笔记的提示进行快速、准确地组织译语。而同传对语言熟练或精通程度的要求则更高。同传译员不仅面临源语信息的听辩和理解、双语的转换、译语的发布、监听和修正,还要收稿日期:2013-07-23修回日期:2013-08-13作者简介:郑晨光(1982-),男,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中心翻译,英语主持人,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和实践、英语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