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保护接地接零.doc

格式:doc   大小:120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保护接地接零.doc

上传人:q1188830 2019/11/26 文件大小:1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保护接地接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什么叫做保护接地?其作用是什么?所谓保护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出现危险对地电压的金属部分(如外壳等)用导线与大地做电气连接。如果电气设备没有保护接地,当其某一部分的绝缘损坏时,外壳将带电,同时由于线路与大地间存在电容,人体触及此绝缘损坏的电气设备的外壳,将遭受触电危险。对电气设备实行保护接地后,接地短路电流将同时沿接地体和人体两条通路通过。接地电阻一般为4欧以下,而人体电阻约为1000欧,因此通过接地体的分流作用,流经人体的电流几乎等于零,这样就避免了在短路故障电流下人体触电的危险。什么叫做保护接零?其作用是什么?保护接零简称为接零,就是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外壳),用导线与低压配电网的零线(中性线)直接连接,以保护人身安全,防止发生触电事故。保护接零一般与熔断器、脱扣器等配合,作为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和380/220伏三相四线制系统(在IEC标准中称之为TN-C系统)的防触电措施。有了保护接零,当发生碰壳短路时,短路电流就由相线流经外壳到零线,再回到变压器的中性点。由于故障回路的电阻、电抗都很小,所以故障电流很大,它足以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熔断器或自动开关)迅速动作,从而将漏电的设备断开电源,消除危险,起到保护作用。虽然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都可以保证人身安全,但保护接零较保护接地更具有优越性,因为零线的阻抗小、短路电流大,从而克服了保护接地要求其电阻值很小的局限性。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及与外壳相连的金属构架用接地装置与大地可靠地连接起来,以保证人身安全的保护方式,叫保护接地,简称接地。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及与外壳相连的金属构架与中性点接地的电力系统的零线连接起来,以保护人身安全的保护方式,叫保护接零(也叫保护接中线),简称接零。保护接地一般用在1000伏以下的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与1000伏以上的电网中。保护接零一般用在1000伏以下的中性点接地的三相四线制电网中,目前供照明用的380/220伏中性点接地的三相四线制电网中广泛采用保护接零措施。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假设电动机的A相绕组因绝缘损坏而碰金属外壳,外壳带电(参看图5-5),在没有保护接地的情况下,当人体接触外壳时,电流经过人体和另外两根火线的对地绝缘电阻Re、RC(如果导线很长,还要考虑导线与大地间的电容)而形成回路。如果另外两根火线对地绝缘不好,流过人体的电流会超过安全限度而发生危险。在有保护接地的情况下,当人体接触带电的外壳时,电流在A相碰壳处分为两路,一路经接地装置的电阻Rd,一路经人体电阻Rr,这两路汇合后再经另外两根火线的对地绝缘电阻Re和RC构成回路。由于Re<<Rr,所以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这就避免了触电危险。根据电气安装规程规定,在1000伏以下中性点接地系统中,用电设备不允许采用保护接地(图5-6)。这是因为当某一相绝缘破损与金属外壳接触时,电流Id便会经过大地回到变压器的中性点,而这时流过保险丝的电流很可能小于保险丝的熔断电流,保险丝不断,金属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