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中南大学地球化学重点.doc

格式:doc   大小:3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南大学地球化学重点.doc

上传人:349134187 2019/11/28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南大学地球化学重点.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绪论地球化学的定义: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地球(含部分天体)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地球化学与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的关系。第一章丰度:指化学元素及其同位素在宇宙各类物体中的相对含量(平均含量)。丰度表示方法:重量丰度、原子丰度、相对丰度。元素的分布是指元素在一个地球化学体系中整体总含量。元素的分配是指元素在各地球化学体系内各个区域区段中的含量。分布是整体,分配是局部。陨石的分类:   铁陨石主要由大于90%金属(Fe、Ni)和硅酸盐组成。铁石陨石由约50%金属和50%硅酸盐矿物组成。石陨石主要由硅酸盐矿物和10%金属(Fe、Ni)组成。可分为两类:球粒陨石和无球粒陨石球粒陨石约10%金属(含球粒硅酸盐)无球粒陨石约1%金属,主要为硅酸盐。碳质球粒陨石是球粒陨石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含有碳的有机化合物分子,并且主要由含水硅酸盐组成。数量上十分稀少,可用来估算太阳系中非挥发分元素的丰度。太阳系元素规律:太阳系中的元素分布是极不均匀的。原子序数较低的范围内,元素丰度随原子序数增大呈指数递减,而在原子序数较大的范围内(Z>45)各元素丰度值很相近。原子序数为偶数的元素其丰度大大高于相邻原子序数为奇数的元素。称为奥多-哈根斯法则。H和He是丰度最高的两种元素。   与He邻近的Li、Be和B具有很低的丰度,属于强亏损的元素。地壳中元素分布的一般规律:①元素在地壳中分布极不均一。②元素的克拉克值大体随原子序数增大而降低。③原子序数为偶数的元素总分布量,大于奇数元素的总分布量.④:Fe>O>Mg>Si>Ni地幔:O>Mg>Si>Fe>Ca地壳:O>Si>Al>Fe>Ca>元素的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相对平均含量)(10-6ppm10-9ppb,10-12ppt)第二章物质都主要由金属相、硅酸盐相和硫化物相三相组成。元素的三大结合规律: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和性、类质同象、晶体场论对过渡族元素行为的控制。地球化学体系的特征:T、P等条件的变化幅度和实验条件相比是相对有限的、是多组分复杂体系(阴离子<<阳离子)、开放体系、自发进行的不可逆过程。元素在自然界中结合的规律:自然体系中元素的丰度、地球的物理化学条件(外因)、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晶体化学性质。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和性:在自然体系中元素形成阳离子的能力和所显示出的有选择性地与某种阴离子结合的特性。硫倾向形成共价键、氧倾向形成离子键。丰度最高的阴离子是O第二是S。金属丰度最高为Fe。亲硫元素中Cu是分布较广、亲硫性较强的元素,故Goldschmidt称亲硫元素为亲铜元素。组成地球岩石圈的矿物,主要为硅酸盐和碳酸盐矿物,和一部分氧化物(如石英、刚玉、磁铁矿等),这些均为氧的化合物,故Goldschmidt称亲氧元素为亲石元素。元素在自然界以金属状态产出的一种趋向性称为元素的亲铁性。戈尔德施密特分类依据:以其提出的地球起源和内部构造假说为基础,根据化学元素的性质与其在地球各圈层间的分配。类质同象:某些物质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结晶时,晶体中的部分构造位置随机地被介质中的其他质点(原子、离子、配离子、分子)所占据,结果只引起晶格常数的微小改变,晶体的结构类型、化学键类型等保持不变,这一现象称为“类质同象”。固溶体:进入晶体中的微量物质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