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辛亥革命前后的变化.ppt

格式:ppt   大小:2,727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辛亥革命前后的变化.ppt

上传人:cjc201601 2019/11/28 文件大小:2.6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辛亥革命前后的变化.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辛亥革命前后的变化艺术设计4班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快要100年了。一个纪念日,到了纪念100回的时候,无论如何,都会热闹一下。况且,1911年双十这个日子,又是中国帝制告终的开始,走向共和的中国,经过了100年。民主共和思想,是否深入人心不知道,至少在名号上,跟上了世界潮流。就凭这一点,也值得庆祝一番。辛亥革命前后摇晃的中国辛亥革命前后人们生活的变化礼仪****俗的变化在鸦片战争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传统的社交礼俗和祭典礼俗,包括称谓、见面礼等仍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人们见面要行作揖、拱手、跑拜、请安等礼。跪拜本是互相致意的姿势,但在封建时代成为敬重、臣服的一种礼节,以体现封建社会的等级尊卑,跪拜主要对尊长,最隆重的是行三跪九叩大礼,平辈之间一般用作揖、拱手方式即可。与此相适应还有一套“大人”、“老爷”、“太太”、“老太太”等称谓。然而,开国以后,在沿海通商地区,受西方平等观念影响,先是在新式知识分子内部,逐渐采用握手、鞠躬等见面方式,并且用“先生”、“女士”、“小姐”、“同志”取代了先前的称谓。行鞠躬礼,使用“先生”、“君”的称呼,反映出近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总之,脱帽、靶躬、握手、鼓掌等新礼俗逐渐成为中国通常的“文明仪式”、“文明礼”,反映出社会礼俗的进步趋向。此外,在城市中交际舞的流行、生日聚会以及同事宴请等,都反映出近代交际****俗的新变化。教育上以前的科举考试制度、小私塾等等而后统统‘改革了’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兼****中西文科;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新书;准许设立报馆、学会;派人出国留学、游历。饮食****俗的变化清代已逐渐形成了川、粤、鲁等各种菜系以及其它各地方风味菜肴及小吃。小农经济日益瓦解。至鸦片战争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随着西方文化的进一步渗入,西方的一些饮食也逐渐传入中国,总之,在以“洋”为时尚中,具有西方风味的食品渐受中国人的欢迎,如啤酒、香槟酒、奶茶、汽水、冰棒、冰淇淋、面包、西点、蛋糕等皆被国人接受。说明西式饮食已引起了中国饮食****俗的较大变化,丰富了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早还是在上海和南昌等小农经济最先遭受解体的地方出现,留学学生通过与学监的斗争也开始出现剪辫易服的思潮,还有某些为洋人服务的地方买办也开始学****穿西装,吃西餐为一种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