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陕西省“十一五”金融业发展专项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41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陕西省“十一五”金融业发展专项规划.doc

上传人:书犹药也 2019/11/29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陕西省“十一五”金融业发展专项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陕西省“十一五”金融业发展专项规划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加快金融业发展对陕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西部强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十一五”是我省金融业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推动陕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根据国家有关金融法规政策和《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密结合陕西实际,编制本规划。一、陕西“十五”金融业发展态势分析“十五”期间,陕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大力整顿金融秩序,努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动金融业稳健发展,有力支持了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主要成就。,发展框架基本形成。“十五”期间,我省金融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初步形成了以银行、证券、保险机构为主体、其他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十五”末,全省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12大类,机构807家、营业网点6842个,其中政策性银行分行2家,代表处1家,国有商业银行分行4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分行8家,外资银行分支机构1家,城市商业银行3家,城市信用社3家,农村信用联社105家和农村合作银行2家;资产管理公司4家,财务公司3家,信托公司3家;证券公司4家、证券营业部65个,期货经纪公司3家、期货营业部2个;保险公司18家(总部在陕1家)、网点1492个,保险中介机构76家;产权交易机构4家。,从业人员达12万人。,支持经济发展能力提升。“十五”期间,全省信贷市场稳步发展,支持经济发展的主渠道作用明显增强。2005年末,,比“九五”期末增长142%;各项贷款余额达3983亿元,比“九五”%.证券期货市场发展平稳,2005年末,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25家,,期货交易额930亿元:“十五”,产权交易融资13亿元。保险市场作用明显,、:“十五”%,%.,竞争能力有所提高。“十五”期间,国有商业银行在陕机构股份制改革积极推进,市场竞争能力明显增强;股份制商业银行迅速发展,业务能力得到提升;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58个县的农村信用社完成了统一法人社改制工作,两个县组建了农村合作银行,占107个县的56%,历史包袱得到初步化解,经营状况有所好转;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取得一定成效,重大违规和风险严重问题得到初步化解;保险业改革成效明显,保险产品种类不断增加,服务能力明显增强;金融机构创新力度不断加大,银行业务已从传统的存、贷、汇发展到票据承兑及贴现、回购、大额可转让存单、国债交易以及资产托管等领域;信托公司完成了重新登记和历史负债清理工作,资产质量得到提高,管理更加规范,业务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进展顺利,市场地位有所改善。此外,金融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服务便捷性显著增强,服务功能更为完善。,服务经济功能逐步增强。“十五”期间,我省地方金融机构得到较快发展。截至2005年末,全省共有3家城市商业银行、3家城市信用社、105家农村信用联社及2家农村合作银行,。注册在我省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和中介机构31家;注册在我省的保险公司、保险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和保险公估公司46家;信托公司、财务公司、产权交易机构等其他金融机构10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已成为服务中小民营企业、“三农”和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增强。随着金融监管法制化水平的提高和金融监管力度的加大,我省金融运行环境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以人民银行、银监局、证监局和保监局为主的金融监管体系,坚持依法监管和在发展中化解风险,使金融安全有了明显保障。成立了省金融发展和稳定协调领导小组,协调处理金融发展和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合力推动金融领域重要工作的开展。建立了省政府与金融机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全省经济形势和金融运行情况,促进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的结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拓展金融业发展空间,增强了金融对经济建设的支撑作用。(二)存在问题。“十五”期间,陕西金融业虽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处于传统金融业向现代金融业初步转型时期,金融业推动金融资本向产业资本转化的效率还不高,金融资源优势还难以有效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地方金融机构发展还相当缓慢,在结构、质量、效益、制度创新等方面,与建设西部强省要求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集中表现在金融业对经济的贡献度较低,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发达省市相比差距则更大。我省的金融资源力、金融区位力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出来,资本配置效率差,资金沉积和资金饥渴并存,矛盾仍很突出。。着重表现在金融组织结构、信贷结构、产品业务结构失衡。在组织结构上,地方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中小金融机构实力弱、份额小。在信贷结构上,银行中长期贷款存量较大、短期贷款增长缓慢、信贷资金期限结构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