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大豆中后期生长发育特点与管理要点大豆中后期的生长发育特点大豆从开花开始进入中后期生长阶段。大豆从始花到终花为开花期。有限性品种单株自始花到终花约20d;无限性品种花期长达30~40d或更长。从大豆花蕾膨大到花朵开放需3~4d。每天开花时刻,~10时最盛,下午开花甚少。在同一地点,开花时刻又因气候情况而错前错后。花朵开放前,雄蕊的花药已裂开,花粉粒在柱头上发芽。花粉管在向花柱组织内部伸长的过程中,雄核一分为二,变成两个精核,从授粉到双受精只需8~10h。授粉后约1d,受精卵开始分裂。花冠在花粉粒发育后开放,约两天后凋萎。随后,子房逐渐膨大,幼荚形成(拉板)开始。头几天,荚发育缓慢,从第五天起迅速伸长,大约经过10d,长度达到最大值。荚达到最大宽度和厚度的时间较迟。嫩荚长度日增长约4mm,最多达8mm。从幼荚出现到拉板(形容豆荚伸长、加宽的过程)完成为结荚期。由于大豆开花和结荚是交错的,所以又将这两个时期称开花结荚期。大豆从开花结荚到鼓粒阶段,也无明显的界限。在田间调查记载时,把豆荚中子粒显著突起的植株达一半以上的日期称为鼓粒期。在荚皮发育的同时,其中种皮已形成;荚皮近长成后,豆粒才鼓起。种子的干物质积累,大约在开花后一周内增加缓慢,以后的一周增加很快,大部分干物质是在这以后的大约三个星期内积累的。每粒种子平均每天可增重6~7mg,多者达8mg以上。荚的重量大约在第7周达到最大值。二、中、后期壮株生育特点及形态指标大豆开花之后,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并进期,植株生长量大,要防上徒长倒伏,减少落花落荚。高产田大豆中期生长要稳;后期生育要快,成熟早。具有这样生育特点的植株,才是健壮的植株,生育中、后期壮株的特征是:节多,节间短,花多荚多。茎基部第一节间长不超过6cm;第二节间长不超过8cm,超过上述指标,后期将发生倒伏。开花后,大豆叶面积增长很快,一般出苗后60~70天进入最大叶面积系数时期,早熟品种略早,晚热品种略晚。最大叶面积系数时期稳定的时间越长,产量越高。黑龙江省最大叶面积系数时期在8月末之前应相对稳定,8月末之后慢慢衰落,。丰产大豆成熟前的长相是荚封节,荚荚饱满,粒粒鼓圆;群体内植株摇而不倒,落叶整齐,不早衰,适期成熟。三、中、,放秋垄虽热生育前期多次中耕除草,但由于生育中后期气温高,降水多,杂草生长迅速,与大豆争夺养分,影响田间通风透光,不利后期的生长。因此,应于杂草种子成熟前,人工拿大草,清除行内和垄沟杂草,或者人工除草放秋垄。放秋垄不但有除草促进早熟的作用,还有利于秋季机城收获降低田间损失率。,由于后期徒长大豆往往倒伏减产。为防止倒伏,无限生长习性的品种,生育过旺,有倒伏可能的地块,于盛花期把主茎顶端掐去2cm,防止茎过度伸长。有限生长习性的品种和瘠薄的地块,不宜掐尖。据试验,徒长大豆摘尖后能增产7%~20%。掐尖的同时,加强花期肥水管理,增产效果更明显。(1)灌水的原则合理灌水必须结合墒情、雨情、苗情、土质决定灌水的时期、定额和方法。①根据苗情定灌水大豆植株长相是需水与否的重要标志。植株生长缓慢,叶色老绿,中午叶片萎蔫,表现缺水,应及时灌水。大豆植株正常含水量为80%~90%,叶片含水量低于70%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受到严重影响;植株含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