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用药联合用药用药联合用药最近对于这个(DM)治疗的问题,理念有大的变化。所谓的传统治疗里面,我们国家95%以上是2型糖尿病,这种2型糖尿病病人过去又称为胰岛素非依赖型糖尿病,过去对这部分的病人的治疗,过去的传统的观念,发现一个病人,首先是饮食控制一个月,如果血糖不降,就鼓励病人运动,同时给他吃一个药,一个药不行,就联合用两个药,再不行打胰岛素。这是过去的阶梯治疗。第一,早期用胰岛素:现在的治疗的理念和过去不一样。尤其最近发现一部分的2型糖尿病,刚发现年纪不太大的病人,这种糖尿病刚刚开始的时候血糖比较高,比如,空腹血糖超过10个mmol/L。这种病人刚被发现的时候,血糖比较高,病人的胰岛工作比较差,通过饮食控制,如果血糖仍然很高,就主张积极地早期用胰岛素。而这个胰岛素的运用,要求把血糖控制在尽可能的正常。通过加强的血糖的监测和胰岛素的剂量的调整,使这个病人尽快正常。由于外源性胰岛素给入,使病人自身胰岛细胞能够充分的休息,同时尽可能减轻高血糖对胰岛b细胞的毒性作用。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人的血糖可以控制,胰岛功能可以恢复,甚至什么降糖药都不服用,病人的血糖控制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正常的。通过这样的治疗,有些糖尿病病人超过一年都可以不服药,血糖则控制很满意。当然随着时间的延长,一部分病人的血糖又可以升高,以后又需要药物治疗。第二,联合小剂量的治疗:就是糖尿病病人的治疗过去主张一个药不行,就用两个药,逐步用联合药物的运用,一般是大剂量不行,可以再改一个药。现在对糖尿病病人实行多种药物的联合小剂量的治疗,由于多种药物的小剂量的治疗,最大可能地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减轻病人胰岛的负担。第三,尽快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联合应用:就是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理想,也主张尽快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联合应用。也就是说,这些病人可以白天吃口服降糖药,晚上再给一次胰岛素。这样病人生活很自由,因为白天吃药不需要打针,这样可以提高病人的顺从性,减轻病人生活当中的不便,又可以使病情控制良好。第四,尽早用胰岛素治疗:对于血糖用药控制不理想,尽早用胰岛素治疗,完全改成胰岛素。等于外源性胰岛素控制血糖,病人胰岛细胞得到休息,胰岛的功能得到部分的保留,在一段时间胰岛素治疗以后,这部分的病人仍然可以停打胰岛素。第五,强调综合治疗:我们仍然强调综合治疗。也就是说,任何药物的治疗都是在病人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运动治疗基础上进行的。任何的药物也不能完全替代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国内外的研究证实,运动治疗可以有效防治糖尿病。第六,新型的口服降糖药:口服降糖药的发展也比较快,从药物种类来说,现在已经有一些新型的口服降糖药,这些降糖药不光是可以降血糖,而且还能够对病人的血压、血糖、对病人的体型、都有有益的作用。比如说,胰岛素增敏剂具有比较综合的作用。特别是适合有高血脂、肥胖和高血压的病人,可以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上的新药层出不穷,用于消化系统疾病治疗的药物也日益增多。但同时,临床上不合理的用药现象也随之出现。不合理用药不仅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而且增加病人的负担,增加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因此,重视消化系统疾病的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摘录一些常见的不合理用药,以供临床用药参考。一、质子泵抑制剂与铋剂合用:二种药物均是消化科常用的药物。质于泵抑制剂能阻断胃壁细胞微泌管膜上的质子泵,使氢离子排出受阻,口服后能迅速提高胃内PH值,提高抗生素对幽门杆菌的除菌效果,临床多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常用药物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哇、泮托拉唑,雷贝拉唑等。铋剂如胶体次枸橼酸铋则需要在胃酸的作用下,以铋盐的形式沉积于胃黏膜,保护溃疡面并发挥抗幽门杆菌的作用。两者同时口服,铋剂因为失去酸性环境而不能发挥有效功能。因此铋剂不宜与质子泵抑制剂同时口服。若是必须同时应用,应错开服药时间,以免影响疗效。二、铋剂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各种因素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导致胃黏膜损伤是病人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病因之一。胃黏膜主要分布着大量无平滑肌管壁的毛细血管,因此一般作用于平滑肌细胞的血管止血剂效果较差,而使用制酸剂则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其原理是凝血块在PH值小于5的胃酸中迅速被消化、制酸剂通过提高胃内的PH值,促进血小板聚集,诱导血浆凝血功能,而达到止血效果。但是,在上消化道出血活动期间,口服铋剂如胶体次枸橼酸铋可以因在胃内形成硫化物出现黑便而影响对出血的评价,另一方面可能会影响制酸剂的疗效,因此不适合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三、生态制剂合用抗生素:顽固性腹泻常与滥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条件致病菌大量繁殖有关。生态制剂是临床主要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