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了义与不了义.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了义与不了义.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2/1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了义与不了义.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了义与不了义作者:堪布慈诚罗珠发布时间:2013-03-26来源:慧灯之光九一、宣讲的必要佛经浩渺无垠、博大精深,佛经的表达方式与陈述内容,也有看似矛盾或不符合事实的地方。如果没有前辈的指引,没有适当的方法,仅凭自己的智慧去抉择,就无法全面通达、深入理解,甚至很多时候会遇到问题。闻思的时候,有几种方法,是开启佛经宝藏之门的金钥匙,了义和不了义、四依法等都属于其中之一。二、了义和不了义的定义“了”字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是很清楚、很明白的意思;第二,是全面了解、毫无保留的意思。“义”,就是佛经的内容。有些佛经或论典虽然讲了自然本智,但只讲了一部分,没有讲得很彻底。比如第二转法轮所讲的中观见或《般若经》,虽然描述了一切法的本质,从空性的角度而言,讲得非常透彻、非常清楚,没有任何保留。但从光明、佛性、如来藏的角度来讲,却没有讲完,而有所保留。即使很多密续中所讲的佛性、如来藏、自然本智也不是很清楚,所以这些经论或密续的内容,都是不了义的。第三转法轮的经典中,就把所有的内容都讲完了。无论空性还是光明,都给予了完整、透彻的阐述,没有任何保留。密宗的时轮金刚、大圆满就讲得更加透彻。这些佛经或续部的内容,无论是显宗或密宗,都叫做了义。小乘佛教不会出现了义和不了义的说法,因为小乘佛教只承认第一转法轮的四圣谛,他们认为这就是佛陀唯一的终极思想。除了四圣谛,不会有更高的法。而大乘佛教却有了义与不了义的说法,因为众生的根基不一,佛传法的方式也不一样,所以就出现了了义和不了义的说法。三、如何判断了义和不了义以三个标准,可以判断出了义和不了义:第一,用意:佛讲的同一句话,除了字面的意思和内容以外,还有其他的用意;第二,目的(必要):佛所说的有些话从字面上看虽然不符合事实,但他这样说是有目的、有必要的。当然,广义上讲,所有的佛经都有目的,但不了义的法,却有着特殊的目的。第三,以理妨害:是有理论或逻辑的妨害。以上两个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叫做以理妨害。比如说,佛所讲的一个观点,却存在着其他非常具说服力的逻辑可以予以推翻。因为这个逻辑或理论对佛的这个观点有妨害或损坏,可以证明这个观点是不究竟、不符合事实的,故称为以理妨害。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的,叫做不了义法。佛传法的时候,为了度化某些根基的众生。会在字面上讲出另外一个意思。举一个例子:有些佛经里面说过,物质是真实存在、是实有的。虽然从字面上看,佛肯定了物质不空,不是虚幻,而是真实不虚的。但这不是佛的真正用意,只是佛考虑到,虽然世界不是真实不虚的,但从凡夫的角度来看,或者从五种感官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是很真实的。所以佛也没有完全撒谎,他这样讲的目的,就是为了度化某些暂时不能接受空性见解的小乘根机的众生,因为他们只能接受人无我,而无法接受法无我,所以佛就采取了次第逐步引导这些众生的方式。如果我们仅从佛的字面上去理解,认为这个世界是实有的,那就会以理妨害。推翻此论点的逻辑,就是《中观》所讲的逻辑或推理方法。如果没有了义和不了义的区分方法,佛经相互之间若发生冲突、矛盾,我们就无法判定世界到底是真还是假。所以,这一判断标准,就像一把开启佛经宝库的金钥匙,让我们能一眼区分出浩如烟海之千经万论的究竟密意。四、了义佛经的定义第一,除了字面内容以外,没有其他用意。第二,除了度化众生,让我们明白真理以外,没有其他目的。第三,不存在其他逻辑可以否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