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初二复习题复习题.doc

格式:doc   大小:121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二复习题复习题.doc

上传人:wdwd123321123 2019/12/1 文件大小:1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二复习题复习题.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5年八年级复****考试1一、(每小题3分,共15分)()(qí)针灸(jiǔ)入场券(quàn)翘首以待(qiáo)(mò)尽管(jìn)文绉绉(zhōu)引颈受戮(jǐng)(qīng)绯红(fēi)刽子手(guì)恃才放旷(shì)(zā)血脉(xuě)芝麻糊(hú)退避三舍(shè)()(),许多大学生叹为观止。,持之以恒,于201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学****标兵”后,表现更加积极,几乎每节课都肆无忌惮地举手发言。,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认识错误的勇气。,是衡量一个优秀班级体的标准之一。,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出现了提笔忘字和书写不够规范。()A.《简·爱》是法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B.《三国演义》中的赵云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长坂坡大战”中,他七进七出曹军阵营,救出幼主刘禅,逃至长坂桥处,他冲追击至此的曹军大喝一声,竟将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其忠义和勇猛可见一斑。C.《老人与海》通过对圣地亚哥这一人物的塑造,表现了他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D.《草房子》中的杜小康是油麻地典型的“富二代”,他不仅成绩好,品质也很优秀,他会为了集体从家里拿来十几把镰刀,和桑桑烧红薯造成火灾后大胆承认错误,并且帮助细马找柳树须子给邱二爷治病。二、(共25分)(二)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9~11题。(每小题2分,共6分)炊饭成糜①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箄②,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③?”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箄,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④不?”对曰:“仿佛识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⑤,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选自《世说新语》,有删改)【注释】①糜:粥。②著箄(bì):放置蒸饭用的竹制盛器。③馏:指先将米下水煮,再捞出来蒸熟。④识(zhì):记住。⑤易夺:订正补充。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宾客诣陈太丘宿(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画两处)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陈太丘如何看待“炊饭成糜”这件事?请结合文中语句分析。(三)诗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3题。(每小题3分,共6分)夜上受降城①闻笛唐李益 回乐峰②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③,一夜征人尽望乡。【注释】①受降城:唐时为防御突厥而筑的边地要塞,在今甘肃省灵武县。②回乐峰:指回乐县境内的烽火台,在受降城附近。③芦管:乐器名,军中多用之。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前两句。“一夜征人尽望乡”中“尽”字的表达作用。(四)。(每空1分,共7分),。(李白《渡荆门送别》)B.,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C.,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杜甫《登楼》),;,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三、(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共12分)(一)古代人如何利用太阳能①太阳能是一种既环保又节能的资源,它走进我们的生活是近几年的事情,但事实上对它的利用我们的先人早已有之。②周代,我国人民即能利用凹面镜的聚光焦点向日取火,这是我国和世界上对太阳能的最早利用。《周礼·秋官司寇》说:“司烜氏掌以夫燧取明火于日。”《淮南子·天文训》说:“故阳燧见日,则燃而为火。”《论衡》说:“验日阳燧,火从天来。”“燧”即“阳燧”,《古今注》说:“阳燧,以铜为之,形如镜,照物则影倒,向日则火生。”阳燧就是我们古代的太阳灶。③古代阳燧取火的具体方法有两说:一说是用金属制成的尖底杯,放在日光下,使光线聚在杯底尖处,杯底置艾绒(把艾叶晒干捣碎而成的绒状物,易燃)之类,遇光即能燃火;另一说是用铜制的凹面镜向着日光取火。天津市艺术博物馆今收藏着一件汉代阳燧,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阳燧。,,用青铜铸造而成,很像一面小铜镜。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