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井冈山映山红诗词.doc

格式:doc   大小:36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井冈山映山红诗词.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19/12/1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井冈山映山红诗词.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井冈山映山红诗词第一篇:《井冈山上映山红》井冈山上映山红魏常云对井冈山的最初认识是源自小学语文的一篇课文—《井冈翠竹》,作家袁鹰在课文中满含深情地说:“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当年红军革命战士“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在黄洋界和八面山上,还用它摆过三十里竹钉阵,使多少白匪魂飞魄散,鬼哭狼嚎。”后来学习中国革命史,对井冈山又有了更深的认识,知道井冈山被称为“革命摇篮”,毛泽东、朱德等共产党人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今年七月,终于有机会与公司文学社二十多成员一道来到了仰慕已久的革命圣地—井冈山。汽车在环山公路上盘旋前进,在大家纷纷感叹山势的雄伟、险竣时,我的目光却透过车窗急切地寻找着井冈翠竹,然而五百里井冈,高山迭影,逶迤纵横,漫山遍野都是郁郁葱葱的绿色,让我很难分清崇山峻岭中哪是翠竹,哪是苍松翠柏。一路上导游不停地向我们讲述着井冈山的历史和革命事例:从山大王袁文才、王佐的经历,到毛泽东、朱德的胜利会师,从井冈山根据地初步建成到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无数的革命故事,把我的思绪也带进了那段烽火连天的激情岁月。望着车窗外的茫茫林海,我再也不想去分清哪片是翠竹,哪片是苍松,因为在井冈山五百里的林海里,每一朵花每一棵草都承载着深厚的革命历史,记录着的光荣的革命事迹,蕴藏着灿烂的革命精神。井冈山映山红诗词两天的井冈山红色之旅,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和对革命老区崇高的敬意,参观了黄洋界哨口、小井红军医院、造币厂,瞻仰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烈士陵园等,吃过了当年红军吃的红米饭南瓜汤,听过了“同志哥,请喝一杯茶„„”等红色歌曲。遗憾最大的是错过了杜鹃开花的季节,在杜鹃山上,我们观看“十里杜鹃长廊”、“七大峰”、“五大奇观”等景点,游人们纷纷拿出相机争相拍照,我却想起导游跟我们讲过的“井冈杜鹃”故事:相传红军战士吴月娥拖住敌军官跳下了深渊后,第二年,井冈山上漫山遍野,开满了杜鹃花。据说现在每到春天,在陡峭的山脊上,盛开的杜鹃花密密匝匝地伸向蓝天,映红了五百里井冈山,人们都说那些火红的杜鹃花都是吴月娥姑娘的鲜血染成的。这次短暂的井冈山之旅,虽没有亲眼目睹到那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但我相信来年的春天,杜鹃花一定会开得更加鲜艳,开得更加长久,因为井冈山上的杜鹃“鲜红滴滴映霞明,尽是红军血染成。”第二篇:《巍巍井冈山漫漫映山红》井冈山映山红诗词巍巍井冈山漫漫映山红井冈山映山红诗词很荣幸参加了集团公司组织的井冈山团干部培训,为期一周的培训使我从理论上了解了被老一辈革命家称为“天下第一山”的井冈山革命历史,学习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在现场教学中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毛泽东旧居、小井红军医院,重走了朱毛挑梁小道等,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泪水,“夜半三更吆盼天亮,寒冬腊月吆盼春风,若要盼得吆红军来,岭山开满吆映山红……”这是在培训班的第一堂课中,中央党校李忠博士讲到井冈山革命史时唱到这首歌《映山红》,没唱几句身为井冈山人的李老师就哽咽了,在座的我们八十多名团干部全都木然在那,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震惊了,映山红这首歌我听过不止一次,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样演绎这首革命歌曲,也让我改变了对它的理解,不禁想到当年革命斗争的激烈和残酷,感受到革命先驱和群众之间建立起来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厚。此时,我的泪水已不知不觉的涌了出来,当李老师坚强的、断断续续的将这首歌唱完时,我发现四座众人皆掩面……汗水,在现场教学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重走朱毛挑梁小道”,那是1928年红军从宁冈挑粮上山路线的一小段,一头连着黄洋界,一头连着山下的源头村,全长3100多米,海拔1300多米。当年,42岁的朱德和35岁的毛泽东在公务繁忙的情况下,毅然拿起扁担,带头顶风冒雪,挑粮上山,留下“朱德的扁担”的美谈。在朱毛的感召下,战士们争先恐后,肩挑背驮地把30多万斤粮食运上了井冈山,支撑了割据井冈山工农武装的革命斗争。当导游告诉我要走的挑梁小道是3公里的距离时,从小就好运动的我第一感觉是这有何难,可“宁走十里平,不走一里山”,这里的山路时而崎岖、时而湿滑、时而陡峭,没走多久我们个个都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再加上井冈山的温度较高,空气湿度大,出了汗也很不容易蒸发,大家穿的红军服都贴在了背上,头上的汗珠不停的往下滴。在这种条件下我们这些轻装上阵的人都感到如此的吃力,脚步越发的沉重,可见当年的革命战士是靠怎样的毅力将那么重的粮食一步步驮上山的。对,正是他们拥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勇于胜利的革命斗志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归根结底这种精神正是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试问,有了这种精神什么事情会干不成呢?初到井冈山时,集团公司团委书记周文泽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讲到我们这次上山学习是一次“寻根之旅、寻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