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天文学概论——为什么说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是个生命繁衍的星球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给了我们无与伦比的宝贵生命。进化论告诉了我们,生物的进化是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从单细胞到多细胞逐步进化而来的。产生生命的先决条件就是:必须具备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有机物到大分子结构有机物、从大分子结构有机物到生命形成的各种各样的条件。产生生命以后还要有着生命可以生存的环境。而在九大行星之中,只有地球才符合条件:(1)地球的行星位置非常优越地球距离太阳不远也不近,八大行星中,按离太阳远近的顺序排行,地球是老三,距太阳大约有150000000公里,得到的太阳辐射照度适中,地表平均温度高于水的冰点,而低于水的沸点,从而保证水以液态形式存在,使生命体的产生成为可能。加上有大气层保护,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低,有较弱的温室效应,所以地球上年平均温度为15℃左右,最适宜生命繁衍。地球的质量不大也不小,它的直径为12756公里,只比金星大了一百多公里。科学家认为,地球质量假如再大一点,其引力就会增大,氢、氦、甲烷等原始大气就会被它紧紧吸住。造成地球缺氧而遏制生命进化。但假如地球质量再小一点,引力也就变小,地球就不可能保持一个相对稠密的大气层,也无法集结足够的水,生命的诞生和演化也无法实现。(2)地球的物理状况非常优越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大部分。地壳厚约30km,地幔2840km,地核厚约3500km。每一部分又可细分。地核可分为外部液态地核和内部固态地核,地幔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壳则可分为海洋地壳和大陆地壳。地球是一个活跃的行星。根据板块构造说,地壳由几大板块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炽热的地幔上缓慢移动。它的运动方式基本有两种:扩张和缩小。扩张运动表现为两个板块相互远离,地下岩浆涌出形成新的地壳;缩小运动表现为两个板块相互碰撞,一个板块钻到另一板块的下面,在地幔的高温中逐渐消融。在板块交界处常常存在许多巨大的断层,地震频繁,火山众多。地球的外壳非常年轻,它不断受到大气、水和生物的侵蚀,并在地质运动中不断地重建。所以地球表面没有像月球那样坑坑洼洼地遍布陨石坑。这样的地壳构造在太阳系中是独一无二的。地球有一个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层。在这个大气层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余下的1%是其他成份。地表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地球初步形成时,大气中存在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到今天,它们几乎都被结合成了碳酸盐岩石,少量溶入了海洋或被植物消耗掉了。地壳板块构造运动与生物活动共同维持着二氧化碳的循环。大气中仍然存在的少量二氧化碳带来了温室效应,这对维持地表气温极其重要。温室效应使地球年平均气温从早期的-21℃提高到了宜人的14℃,没有它海洋将会结冰,生命将不复存在。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将大量的二氧化碳被排放到了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会使温室效应变得越来越严重。我们不希望地球变得像金星般炎热。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已知存在生命的行星。它的自转与富含镍铁熔岩的地核共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磁气圈。在太阳风的吹拂下,磁气圈的形状被扭曲成水滴状。它与大气一同担当了阻止来自太阳和其它天体有害射线的任务。地球的大气还使我们免受流星雨的袭击,大多的陨石在它们到达地面前便已烧毁了。(3)地球的自传与公转恰到好处地球自转使地球上有昼夜之分,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