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马蹄莲与彩色马蹄莲.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马蹄莲与彩色马蹄莲.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9/12/2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马蹄莲与彩色马蹄莲.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马蹄莲与彩色马蹄莲是马蹄莲属的几个不同种,它们的生态****性与管理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异。俗语说“浇不死的马蹄莲”,这对彩色马蹄莲的栽培并不完全适用。下面对马蹄莲与彩色马蹄莲的性状与管理,分别作一些简要的介绍。一、马蹄莲属的几个种天南星科马蹄莲属(Zantedeschia)的属名是以意大利植物学家GiovanniZantedeschi(1733-1846)的名字命名的。这一属约有8~9个种,原产于非洲南部至东北部。最早欧洲引入栽培的是马蹄莲(),国际上也称为白花马蹄莲。种名是地名埃塞俄比亚,所以也称埃塞俄比亚水芋。马蹄莲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强健,植株丛生,高度在70cm左右,地下茎为不规划的肉质块茎。叶柄长,常为叶身的2倍。花茎基生,高于叶丛,长约1m左右。在花茎顶端着生肉穗花序,花序外围有纯白色的佛焰苞片,苞片长9~30cm,呈短漏斗状,从喉部开始,苞片的上部开张,形似马蹄,故名马蹄莲。肉穗花序黄色,短于佛焰苞,呈圆柱状,圆柱上部着生雄花,下部着生雌花,着生雄花的长度为雌花部分的4倍,花有香气,花后结浆果,子房1~3室,每室含种子4粒。欧洲1761年就有关于马蹄莲的记载,日本于1843年引进栽培。我国的引种大概是在20世纪初开始的,最早见章君瑜1933年出版的《花卉园艺》,称为水芋。1949年黄岳渊的《花经》,称为花慈菇。马蹄莲的栽培种还有变种小马蹄莲(),比原种低矮,多花,四季有花,耐寒。国内栽培常见的园艺品种有青梗、红梗、白梗三个类型,红梗种叶柄基部有红晕,花大,色洁白,佛焰苞长宽相近,花期中等;青梗种叶柄基部绿色,花白色微带黄,佛焰苞长大于宽,喇叭口大,平展,花期晚。开花块茎的直径,需达5~6cm以上,才能有花;白梗种叶柄基部白绿色,植株矮小,生长势较弱,佛焰苞阔而圆,纯白色,喇叭口紧抱,展开度小,花期早,抽生花枝多,直径只有1~2cm的小块茎即能开花。马蹄莲原产在非洲南部河流旁与沼泽地,性喜温暖,生长最适宜的温度在20℃左右。不耐旱,不耐寒,温度环境适宜可以全年生长。休眠期常因环境变化而有差异,在非洲好望角地区,因夏季干旱而休眠,而在纳塔尔地区则因冬季低温而休眠。国内设施栽培,在长江流域一般秋植块茎,花期自12月可连续到翌年6月,盛花期在3~4月。彩色马蹄莲包括好几个种,常见的有:黄花马蹄莲(),红花马蹄莲(),银星马蹄莲(-maculata)与黑喉马蹄莲()等数种。黄花马蹄莲佛焰苞大型,长约18cm,绿黄色。红花马蹄莲,植株较矮小,花苞小,长约12cm,淡红色、红色或紫色。这两种马蹄莲大概在1883年欧洲开始引进种植,日本是在1913年前后引入栽培的。银星马蹄莲花苞黄色或乳白色,基部有紫红色斑,英国在1859年由南非引进。黑喉马蹄莲佛焰苞深黄色,亦有淡黄、杏黄、粉色等变化,其花苞的喉部有黑色斑块。彩色马蹄莲的叶片上,多数都有半透明的白色斑纹。我国彩色马蹄莲的栽培主要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目前世界栽培的彩色马蹄莲大都是园艺杂交种(),色彩鲜艳,有切花品种与盆栽品种等不同生长类型。彩色马蹄莲的原种,大都是陆生种。生长期需要较多的水份,但对土壤要求必须排水良好,不适宜于水田栽培。彩色马蹄莲的越冬温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