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神奇的克隆优秀教案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教学难点:通过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感。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 与学生谈论很熟悉的《西游记》,主要人物是孙大圣,紧急关头常常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这当然是神话,但被今天的科学家变成了现实,这就是“克隆”。板书课题,克隆。教学课题中的生字“隆”,提醒学生重视'‘生”上的“一”。问:什么是克隆?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然后回答。2、 你们从课题中能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讲什么?有什么疑问?3、 再板书“神奇”,神奇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克隆有什么神奇?(自读课文,了解神奇在哪里?)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2、 讨论课文内容3、 交流:分段指名读课文,适时正音和词义理解,说说每自然段写了什么?指名划分段落,理解说明顺序。(顺序是本文首先介绍了克隆的含义,然后介绍了1996年人类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义,接着介绍了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于人类,最后写克隆技术有着诱人的前景。)把关系比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重点讲了那就几个问题?第一段(1-2)介绍了什么叫克隆。第二段(3-5)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第三段(6-9)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4、 归纳小结: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5、 朗读全文。三、理解感悟第一段(1、2自然段)。1、 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隆?2、 学生边默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问:它们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