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论戏曲音乐的特征.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戏曲音乐的特征.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9/12/3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戏曲音乐的特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许昌县豫剧团廖新峰中国戏曲音乐起源于民间,是经过长期演变而逐步形成的。演员和乐师既是戏曲音乐的继承者,又是创造者;既是编曲者,又是演奏者。历史上,师徒相承、口传心授、集体口头创作是中国戏曲音乐主要的、普遍的创作方法。因而,中国戏曲音乐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征。第一,传统戏曲声腔既有明显的共同特点,又呈现出地方剧种风格的多样性。比如,川剧高腔既保存了传统高腔的特点,又形成了自身的风格(全部使用四川方言、加入了复杂的川剧锣鼓等),大不同于徽剧、湘剧等中的高腔;湖南高腔有湘剧高腔、祁剧高腔、常德汉剧高腔、辰河戏高腔4大流派,呈现出多样的地方风格。第二,各戏曲剧种的音乐风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不断吸收融化其他音乐成份,从而得到丰富、发展和变化。比如,豫剧除将豫东调、豫西调融为一体外,还变化地运用了河南曲子、河南坠子、越调及京韵大鼓、河北梆子等曲艺的音乐成份,但同时保持了豫剧的音乐风格,丰富了唱腔的表现力。第三,中国戏曲音乐的创作和演唱演奏,既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又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戏曲音乐是众多不知名的艺人选择、加工、提炼、创造而逐步形成的,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但就其唱腔和伴奏的旋律、演唱演奏的技巧而言,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如,曲牌体的戏曲音乐,包括选择曲牌、如何使用1个曲牌变化地演唱不同情绪或不同字数的唱词等。不同剧种的艺人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这是一部尚未成书、具有民族特性、专业性很强的中国戏曲音乐作曲法。第四,戏曲音乐既有程式性,又能灵活运用、创造出新。这一套包括唱腔旋律、结构、幅度、字位、节奏的规格以及伴奏音乐如何与歌唱、表演、舞蹈相配合的方法,是经过长期艺术实践代代相传而形成的。有修养的演员和乐师既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本剧种的各种程式,又不拘泥于某一种。许多流传久远、达到家喻户晓的优秀唱腔,都是传统程式变化运用的结果。第五,中国戏曲唱腔虽受生、旦、净、末、丑等行当的制约,但并不妨碍人物个性的刻画。比如,同是旦腔反二黄慢板,梅兰芳在《宇宙锋》中唱的和程砚秋在《窦娥冤》中唱的各有千秋、各具特色。现在,在同一剧目、同一板式或曲牌中,甚至不同演员的演唱有不同的风格。这是同一板式不同处理和运用的结果,是形成不同流派的原因之一。第六,中国戏曲的音乐节奏与舞台节奏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戏曲中的唱腔和伴奏,起着控制整个舞台节奏的作用,演员的一招一式、一言一语要符合音乐节奏,而鼓师、琴师又要积极主动地予以配合。音乐节奏的或松或紧、或快或慢等都直接影响舞台节奏和舞台气氛。第七,中国戏曲中出现的种种自然音响予以音乐化,使其融合在整个音乐音响之中。比如,对舞台上需要的雷鸣、马嘶、落水、击石等声响,常用乐器会予以象征性地描绘,并与戏曲表演中的虚拟性动作融为一个和谐的艺术整体。中国戏曲音乐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丰富多彩,曾成功地表现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多受过专业音乐教育的音乐工作者对戏曲音乐进行收集、整理、研究、改革,在如何表现现实生活和现代人物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预言,它将在表现新人、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