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基于连平县隆街镇建设规划探究.doc

格式:doc   大小:6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于连平县隆街镇建设规划探究.doc

上传人:ttteee8 2019/12/4 文件大小: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于连平县隆街镇建设规划探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基于连平县隆街镇建设规划探究【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尤其是小城镇的发展,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步伐。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本文针对连平县隆街镇体系规划、道路规划、设施规划等进了探讨。【关键词】城镇建设;体系规划;道路规划;,东经114°21’,北纬24。10',东与田源镇相接,北与溪山镇、陂头镇接壤,西北与翁源县毗邻,南与新丰县交界。105国道,隆街河在境内南北贯通,北距连平县城23公里,南距新丰县城22公里。隆街镇平均东西宽约13公里,南北长约21公里,,下辖20个村委会及1个居委会343个自然村,2003年全镇总人口约470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450人,%,人口平均密度为200人/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0000人。建成区大致可分为“两片、一带”;“两片”即在隆街河南岸的旧区及北岸开发的新区;“一带”即沿新105国道两侧开发建设的新建筑带。隆街镇体系规划1村镇体系调整 并村隆街镇目前乡村规模偏小,农村发展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为了发挥城镇的规模效应和整体优势,有必要对一些村落进行整合,即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对现状基础薄弱、规模较小、经济实力较差、发展潜力不足的村进行充分的调整,以保证农村居民点必要的规模效应及辐射范围,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区位资源等因素,本次规划并村原则为:经济发达乡村带动贫困或经济欠发达乡村;合并的乡村应在地域上相邻,且有方便的交通联系;区划调整应充分发挥组团中心的作用,并与服务设施的集中设立配套相一致;措施应按照分期分批,逐步调整的办法实施。,结合各村人口,农村经济总收入及用地情况进行分析,对各村进行发展预测及比较。规划按镇域各村的现状人口规模及在区域中的地位,以人口规模预测为基础,经综合平衡,分三个等级确定村镇等级规模和职能结构。中心镇区I级城镇中心,发挥全镇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旅游、商贸、信息中心的职能,以第三产业为主要职能,积极发挥中心镇所具有的全面服务及带动作用。中心村《参照广东省村镇规划指引》,结合隆街镇域的具体特点,确定镇域农村居民点中心村的选择与发展,综合考虑镇域内各村的区位、人口规模、交通通信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实力、人均收入及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和各村发展潜力评价等因素,或在产业资源、旅游和文化内涵方面具有优势和特色。规划选择百叟、沙心、贵岭、沐河、长沙、岑告为中心村。中心村主要作为乡村集贸中心、物质集散地和集中居住地。一般村其它村庄为一般村。包括龙埔、东坑、古石、径头、沙圳、双头、三坑、梅洞共八个村。、资源条件和现状发展水平,规划提出“一个中心、二个经济片区"的经济构架。一个中心:镇区中心,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金融信息、商业服务中心。二个经济片区:南部经济片区和北部经济片区。南部经济包括沐河、龙埔、百叟、岑告等村委会,以镇区为中心,发展加工工业、高技术产业,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要职能。北部经济片区包括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