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23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论文].doc

上传人:jianjian401 2019/12/4 文件大小:2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论文]————————————————————————————————作者:————————————————————————————————日期: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蒯威韩寒在电影《后会无期》里,讲了这么一句台词——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我心里一惊:这说的不就是我嘛!想想自己刚刚走上讲台的那些年,也听了不少课,读了不少教学实录,结果面对一篇新课文还是无从下手,逼到最后只有一个办法——模仿。于是,哪儿有什么好的设计,我稍作调整拿来就用。我至今还记得刚刚拿到《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时的那份激动。因为书里把于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写了出来,我心想:这下可够我用的啦。但是,我万万没想到有我这种想法的不止一个。一次参加区里的一个教研活动,一位老师执教《小稻秧脱险记》。在出示课题后,老师挂出了一块小黑板:“学****这篇课文,我们有四个要求……”多么熟悉的语言,这不是于老师在课上说过的吗?果不其然,这位老师几乎一字不动地照着于老师的设计来教学。开始还比较顺利,可越上越不对劲,一来孩子的表现哪能跟实录上的一样呢,二来这位老师没有于老师那样机智、扎实的教学功底,最后这节课几乎到了上不下去的地步。我在替这位老师捏一把汗的同时,也给自己敲了一记警钟。其实,一些名师在课堂上出彩的做法是可以借鉴与模仿的。比如,薛法根老师在教学时经常让孩子一起完成板书,我也会拿来试一试;有的名师对某一篇课文有独到深刻的解读,我在教学时也会借鉴。然而,要想把别人的教学直接为我所用,却是不现实的。在我看来,我们在学****名师的教学过程中,在看到听到的背后,更要去想一想他们的设计意图、教学指向在哪里,把握了这一点再去设计自己的教学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管建刚老师教学《春联》一课时,把教学的核心定位在学****说明文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上。管老师带着孩子们深入文本,发现原来举例子也很有讲究,具体的例子是可以换的,要把列举的例子排好顺序,而同一篇课文中的例子不要出现重复。看到管老师这样的教学,我会进一步琢磨他的教学意图。很显然,他这么教,是在教指向文本的表达方法。有了这样的认识再去设计自己的教学,就能上出管氏风格的好课。我上《滴水穿石的启示》时,借鉴了他教学《春联》运用“指向写作”的目光审视文本、抓住“举例论证”的方法展开教学:,如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太极洞的水滴以及雨水;,分两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