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夜上受降城闻笛.pptx

格式:pptx   大小:1,789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夜上受降城闻笛.pptx

上传人:1651012**** 2019/12/4 文件大小:1.7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夜上受降城闻笛.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湖南省汉寿县詹乐贫中学——万琼军制2019年6月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能结合写作背景,正确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3、能结合诗句的涵义领悟诗歌的意境;4、背诵诗歌。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写作背景作者简介原文注释翻译诗文整体赏析词句理解其他评价对读诗歌思考题目录结束写作背景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这首诗就是由此而来。返回作者简介​作者1:李益(748—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家居郑州(今属河南)。公元769年登进士第,公元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赵。公元797年任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公元800年南游扬州等地。公元820年后入朝,历秘书少监、集贤学士、左散骑常侍等职。公元827年以礼部尚书致仕。他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其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律体也不乏名篇。今存《李益集》二卷,《李君虞诗集》二卷。返回作者简介李益(748-829),字君虞,排行十,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代宗时迁居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授华州郑县尉。有《李君虞诗集》,《全唐诗》存诗二卷。作者简介​作者2: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初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少年时代的卢纶,家境并不好,父亲去世较早,他本人又多病,生活并不美好,有好些时间是在舅舅家度过的。卢纶一生如此不得意,只是因为权贵的推荐,才当了很短时期的官,可以说是得利于社交。卢纶的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多唱和赠答之作。他年轻时因避乱寓居各地,有些诗篇也反映了战乱后人民生活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萧条。但他在从军生活中所写的诗,风格雄浑,情调慷慨,历来为人传诵。返回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山峰。一作“回乐烽”:指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城下:一作“城上”,一作“城外”。芦管:笛子。一作“芦笛”。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原文注释返回翻译诗文回乐峰前的沙地惨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像秋霜一样。不知何处吹起那茫茫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